[实用新型]能自动更换培养液的压力控制细胞培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8532.8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84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福;付小兵;肖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8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更换 培养液 压力 控制 细胞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领域和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自动更换培养液的压力控制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天然机体细胞是处于机体提供的复杂微环境中生长的,其中应力和应变的作用对细胞组织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影响极大。软组织和硬组织的生长、保持与修复都需要应力的参与,如骨科的肢体牵伸延长术、骨折的加压固定术、颅颌面外科的颅颌骨牵引术以及整形外科的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等。通过外力刺激因素获得“额外”组织的临床技术,均是基于这一理论。机械应力是一种重要的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外界刺激因素,即机械应力以其特定的方式分布于细胞外基质中,并通过结构成分与细胞相互连接,这样,不同的细胞可能通过各自不同的骨架微丝网络传递应力,引起不同的信号传递途径,进而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因而,机械应力对体外培养组织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已经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如对骨细胞(研究骨延长技术、应力成骨技术)、血管平滑肌细胞(研究高血压)、肾小球系膜细胞(研究肾小球高血压)、椎间盘细胞(研究椎间盘突出)以及成纤维细胞(研究疤痕)等的研究。上述的机械应力包括牵引张力、压力和流体剪切力等,其中在对活体细胞施加压力进行体外研究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除施加压力单一干预因素外,其它条件必须跟普通细胞培养环境一致,否则不能模拟到在体环境,导致研究结果缺乏科学依据。
目前对细胞施加压力的装置包括液压装置、气压装置、四点弯曲细胞加力装置和离心压力装置等,但是这些设备均存在设备庞大、操作复杂、成本高等不同缺点。另外,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培养细胞时,经常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使用现有的压力控制细胞培养装置在更换培养液时,必须开启培养容器,因此会造成培养容器内的细胞培养的压力环境变化,影响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既方便细胞培养的压力控制又能够在保持压力环境的情况下更新培养液的细胞培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自动更换培养液的压力控制细胞培养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既方便细胞培养的压力控制又能够在保持压力环境的情况下更新培养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细胞培养装置采用以下技术特征:
该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带有开口的容器和与该容器的开口配合的容器盖,所述容器盖与容器开口配合以密闭容器内的空间;所述容器或容器盖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压力表、安全阀、培养液进口、废液出口,所述进气口、出气口、培养液进口、废液出口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的容器内设置有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满足常规细胞培养条件下,可以进行培养容器内的压力控制,以根据需要对细胞施加不同的压应力,同时还可以在保持压力不便的情况下更新培养液,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截面为圆形的容器1带有开口,容器1开口处部分容器边缘沿径向延伸成卡钩,带有手柄9的容器盖2的内径略大于容器1开口的直径,容器盖2的内圆周上带有与容器1的卡钩相匹配的卡槽,通过旋转手柄9,容器盖2与容器1相互闭合,容器1内部处于密闭状态。在容器1的外圆周上带有一个进气口3和一个出气口5,与进气口3相连的进气管上设置有控制阀4,与出气口5相连的出气管上设置有控制阀6。容器盖2上设置有压力表7和安全阀8。在容器1的外圆周上还带有一个培养液进口13和一个废液出口12,与培养液进口13相连的输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14,与废液出口12相连的废液排出管上设置有控制阀11。容器盖2上设置有压力表7和安全阀8。在容器1的内部还安装有支架10。支架10上装有培养液输入导管和废液输出导管;培养液输入导管一端与培养液进口13相连,另一端可与培养器皿相连;废液输出导管一端与废液出口12相连,另一端可与培养器皿相连。
当本实用新型工作前,首先将进气管与带有流量表的储气罐相连;然后调节出气口5,使出气流量较小,其目的是节约气体,易于调控压力;再检查容器1的密闭性及各个气道是否通畅,安全阀8的敏感性,并在容器1内注入少量37度蒸馏水以保持容器1内的湿度,关闭控制阀11和控制阀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85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射灯的灯壳及用该灯壳的反射灯
- 下一篇:一种仿生海龟水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