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即热式电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9882.6 | 申请日: | 200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19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峰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00甘肃省天***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即热式 电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有高频电磁加热装置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它不但可以清洗内胆,而且可以彻底实现水与电的完全分离。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大都由小体积的内胆、内胆内的电加热管及感温元件组成的。其加热速度快、节能环保、即用即热、使用方便灵活、不存在热水浪费等诸多优点,在能源倍受关注的今天,无疑是使用者优选的节能环保型家用电器。然而,一方面,虽然即热式电热水器采用的经弯曲而成的浸入式电加热管的加热效率较高,但其安全性能始终是人们担心的问题。由于电加热管使用材料机械性能和制作工艺水平的限制,热水器的漏电现象也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还有,电加热管随着加热时间的推移,由于水中钙镁离子等的存在和各地水质的差异,热水结的水垢使其的加热效率不同程度地均呈递减,就目前即热式电热水器内胆与电加热管焊接于一体的结构而言,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内胆小而加热功率大(单相目前有高达12kW的),大功率就意味着有专用的较大截面的电线与之相匹配。如果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6.5(一类(2居室34m2)二类(3居室45m2)住宅用电负荷标准为2.5kW,电度表规格为5(20)A,三类(3居室56m2)四类(4居室68m2)住宅用电负荷标准为4kW,电度表规格为10(40)A,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10mm2,分支回路截面不应小于2.5mm2)的规定来考虑,使用者要使用高于标准数倍的大功率即热式电热水器,恐怕其线路电容量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更何况一些住宅的进线截面比规定的还要小。为了使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行之有效的办法恐怕是要增大现有住宅的电容量了(电容量超过50A,也可安装三相电能表,如别墅住宅用表)。这样一来,增容问题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了提交申请、线路重新布置和重新装修的麻烦,而且还给其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高频电磁加热装置的即热式电热水器,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制作电加热管时的折弯工艺使得电热丝偏离中心轴而出现的电热水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的漏电问题,彻底实现了水与电的完全分离,而且彻底解决了即热式电热水器内胆结垢后而无法清洗的问题,还能大大降低加热功率,彻底克服了线路普遍增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壳体、电磁感应加热线盘支架、电磁感应加热线盘、耐高温面板、铁质微型热胆、温度传感器、控制器、进水管、出水管、密封圈、水流开关、浮球、磁环、进水调节阀。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壳体内固定有电磁感应加热线盘支架及线盘,电磁感应加热线盘上固定有耐高温面板,壳体内的托盘上放置铁质微型热胆,铁质微型热胆经壳体内的定位旋钮卡紧后与耐高温面板紧密接触,所述的铁质微型热胆包括铁质微型热胆体和微型热胆盖,铁质微型热胆体经高温密封圈和微型热胆盖螺纹连接,所述的热胆盖上固定有进水嘴和出水嘴,热胆盖上位于出水嘴附近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支架,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一端分别经密封圈后与进水嘴和出水嘴螺纹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置入或固定在温度传感器支架内或上面,所述的进水管的另一端内置入带磁环的浮球后与进水调节阀螺纹连接,进水管的外部固定一磁性水流开关,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线盘、温度传感器、磁性水流开关的引线通过连接器连到控制器上,控制器内有控制电路部分,所述的进水调节阀与自来水管道经输水管连接,所述的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带喷头的输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的耐高温面板和电磁感应加热线盘固定在即热式电热水器壳体上的线盘支架上。
所述的微型热胆是铁质材料制作的内胆。
所述的热胆盖上有经焊接而成的带有螺纹结构的进水嘴和出水嘴。
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是工程塑料制作的高温软管,且水管的两端都是螺纹结构的。
所述的浮球由塑料和带磁性的磁环整合一体而成,且在进水管内可以运动。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的技术措施,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电磁涡流加热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加热管因折弯工艺使得电热丝偏离中心轴而出现的后期漏电问题,彻底实现了水与电的完全分离,使用更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峰,未经王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98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肝用微囊悬浮型流化床式生物反应器
- 下一篇:减振器防移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