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收集筒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0398.5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8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健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健三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若华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延平***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收集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收集筒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在餐馆、餐厅或小吃店里,在餐桌上常可见到方便收集包装塑料袋或小型垃圾的塑纸屑收集器,如图1、图2所示,在餐桌上常可见到公知的塑纸屑收集器都是在底座1上设尖状直杆10或类似回形针状的夹头11而成。借由尖状直杆10或类似回形针状的夹头11,以穿置收集或夹置收集包装塑料袋或小型垃圾,以防轻质的塑料袋及纸屑掉落满地或被风吹着到处掉,以致影响环境清洁,然而由于该现有桌上型的塑纸屑收集器因是借由尖状直杆10或类似回形针状的夹头11来穿置收集或夹置收集包装塑料袋或小型垃圾,故对于纸屑及细小的垃圾则无法收置,再加上其等利用尖状直杆10或类似回形针状的夹头11来收置塑料袋的数量有限,尤其是利用尖状直杆10来收置塑料袋的数量更为有限,而且在其事后还需靠人清理倒入垃圾筒内,同时也因尖状直杆10为尖状物,在其使用上总是隐藏着危机。此外,尽管设有活动式筒盖的家用垃圾筒已上市多年,但截至目前为止,该类型的垃圾筒使用率仍不高,探究其因,无非是因其在使用上需拨开筒盖后方能将垃圾丢入筒内,而且垃圾丢毕后还需将筒盖拨回原位盖好筒口,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当垃圾丢入筒内时,筒内的垃圾袋或塑料袋常会因垃圾的重量而脱离筒口,致下次丢垃圾时不易丢入垃圾袋或塑料袋内,造成收垃圾时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收容性好又可方便将垃圾放入筒内的垃圾收集筒的改良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垃圾收集筒的改良结构,其主要在垃圾收集筒的盖体上开设两个或两个以上活动片及在圆周内边缘下并设有向上倒勾凸缘,而在垃圾筒的筒口圆周边缘外则设计有向下倒勾的凸缘,该盖体的向上倒勾凸缘嵌合于筒口端的向下倒勾凸缘同时,与预先套置于筒内的垃圾袋一并固定于筒口端而对准着盖口,以确实承接由活叶片上丢入的垃圾,反之,掀开盖体同时即可轻易取出垃圾袋,以达到既可同时固定垃圾袋,又能在掀开盖体同时轻易取出垃圾袋,且能借由盖体上的活叶片兼可遮住入口又可方便将垃圾放入筒内等目的。
综上所述,诚可见本实用新型垃圾收集筒的改良结构,借其盖体上预设的复数个活叶片,使其以达到具有方便垃圾投入垃圾筒内同时又兼具会自动遮住垃圾筒口的功能,且另借由盖体与垃圾筒口端缘都设有相互配合并能卡合的倒勾凸缘,使其能借由盖体与垃圾筒卡合的同时牢牢卡住塑料袋或垃圾袋,令塑料袋或垃圾袋的袋口保持全开的状态,以实现方便并确实让垃圾进入袋内等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餐桌上用的尖状直杆型塑纸屑收集器示意图;
图2为公知餐桌上用的类似回形针状夹头塑纸屑收集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立体及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筒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纵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 尖状直杆10
类似回形针状的夹头11 盖体2
活叶片20 向上倒勾凸缘21
孔洞22 垃圾筒3
向下倒勾凸缘31 垃圾袋或塑料袋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确实了解本实用新型达成上述目的所需具备的特殊构造及其技术手段,配合附图说明详述于后,谨请参阅: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立体及局部剖视图与垃圾筒实施例立体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垃圾盖体2上开设复数个活叶片20,以及在圆周内边缘下并设有向上倒勾凸缘21,而在垃圾筒3的筒口圆周边缘外则设计有向下倒勾的凸缘31,其中活叶片20以盖体2的中心点为中心向四周或圆周方向辐射状开设,或是在盖体2的中心点开设孔洞22后,再沿着该孔洞22的圆周边缘向四周或圆周方向辐射状开设,形成如图5所示的形态,而为能方便盖体2、垃圾袋4与垃圾筒3三者间的勾合、卡合或分离等作业,故在垃圾筒3筒口圆周边缘外的向下倒勾凸缘31可以间歇式设计,或是以90度等角方式设置四个向下倒勾凸缘31,如图4所示。
请继续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纵向剖面示意图。使用时首先将塑料袋或垃圾袋4置入垃圾筒3内,同时并利用垃圾筒3筒口圆周边缘外的向下倒勾凸缘31勾住塑料袋或垃圾袋4,然后再将盖体2盖入垃圾筒3的筒口上,同时并将塑料袋或垃圾袋4牢牢勾住,令塑料袋或垃圾袋4的袋口能全开并对准着垃圾投入口,使所有投入的大小垃圾都能完全且顺利进到塑料袋或垃圾袋4内,而且通过盖体2上预设的复数个活叶片20,一方面能方便供使用者投入垃圾,一方面又兼能自动封盖或遮住垃圾筒3的筒口,以达到具可防止滋生蚊虫及能维护环境的清洁等功能;并且,当欲卸出塑料袋或垃圾袋4时,即可借由盖体2本身的弹性扳离垃圾筒3的筒口,届时即可轻易取出塑料袋或垃圾袋4,完成清除并重新套入新的塑料袋或垃圾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健三,未经郭健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3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药瓶
- 下一篇:基于多深度信念网络的磁共振前列腺3D图像分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