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丝板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0637.7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7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骆强;孙玉山;林相来;陆伊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1D4/02 | 分类号: | D01D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聚增 |
地址: | 100025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丝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丝用的喷丝板,特别是一种用于生产Lyocell纤维用的喷丝板。
背景技术
喷丝板作为纺丝机不可缺少的精密部件,其功能是将纺丝泵(或称计量泵)精确计量过的纺丝熔体通过喷丝板上的微孔喷挤出具有一定粗细和质地细密的纤维束。它的形状及特征尺寸是保证纤维成品品质的重要条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纤维被称为Lyocell纤维,也就是将纤维素溶解在一种有机溶剂中,并将该溶液从喷丝板挤出所生产的一类纤维素纤维。
目前这种纤维的生产方法是首先将纤维素混合于溶剂中,纤维素在热的状态下经喷丝板挤出形成连续的细流,这些连续的细流被空气冷却并随后进入凝固浴中,以便使液态的纤维素得以凝固形成连续丝束。然而,实践证明,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现有的喷丝板上有多个小的孔板构成,在每个孔板上包括了许多贯穿的喷丝孔,这种喷丝板的处理量比较小,并且由于纤维在冷却过程中冷却不均匀,常常会导致生产出的纤维不均匀的情况。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申请号为94190547.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喷丝板,其具有一个基本上设置成旋转对称结构的、在其中央有冷却气体用的进入通道的喷丝板体,一个纤维素溶液用的进入通道,一个贵金属制的,环形的经深拉伸加工出的插入式喷丝件,在该喷丝件上有相互等间距设置的喷丝孔,从径向上看,这些喷丝孔是交错设置的,这可以使纺丝过程中保持特别均匀一致的温度,由此使喷丝板挤出的细流获得均匀的冷却,喷丝件的截面为皿形(船形)结构,该喷丝板还具有一个折流板,用以将冷却气体折流穿过从喷丝孔挤出的细流,该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向纤维吹送气体的方式,所以影响了丝束的质量、拉伸率和伸长率,可以纺制出性能一致的纤维,然而在此发明中,由于所利用的喷丝板的面积有限,所以生产的纤维效率相对比较低。
在2003年4月的东华大学学报上发表了题为“纺丝工艺对高相对分子质量Lyocell纤维素纤维性能的影响”一文,文中提到了喷丝板孔数对纤维机械性能的影响,其中提到喷丝板孔数目对纤维机械性能的影响是随孔数的增加而急剧下降的,喷丝板孔数越多,流经各孔的纺丝液的流动路径和内应力各不相同,得到的纤维束中的各单丝的结构差异就越大,这都会引起纤维力学性能的下降。
有鉴于此特提供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纺丝用的喷丝板,特别是一种用于生产Lyocell纤维用的喷丝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喷丝板,其中:喷丝板是一整体矩形喷丝板,其上分布着2000~20000个喷丝孔,喷丝孔的孔心排列在一孔阵上,孔阵的行与其相应的喷丝板的横边呈0~45°,和/或孔阵的列与喷丝板的纵边呈0~45°。
所述喷丝板的喷丝孔是大小、形状一致的喷丝孔。
所述喷丝板的喷丝孔的直径为0.05~0.5mm。
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了一种喷丝板,其中喷丝板上分布着6000~15000个大小、形状一致的喷丝孔,喷丝孔的直径为0.05~0.5mm。
所述喷丝板的喷丝孔的直径优选为0.07~0.1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喷丝板的喷丝孔长度和直径的比为1~10。
所述的喷丝孔长度和直径的比优选为2~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喷丝孔的长度是指纺丝细流流经的喷丝孔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此种喷丝板,具有相对于以往喷丝板上更多的喷丝孔,这样可以提高喷丝板处理纤维丝束的效率。并且在以往的纺丝细流从喷丝板出来到凝固浴的这段距离中,每束的纺丝细流容易相互粘合在一起,从而导致最终纺出的丝束粗细度不均一,影响了最终的纤维丝束的质量。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喷丝板上所有的喷丝孔所形成的孔阵的行或者列并没有完全排列在与喷丝板的横边或者纵边相平行的方向,所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喷丝板中喷出的纺丝细流不易相互粘合,最终得到的丝束粗细均一,具有良好的质量。
除此之外,即使再从喷丝板到凝固浴的这段空气间隙中采用冷却风对丝束进行吹风,以达到加快丝束的凝固的目的,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喷丝板孔所形成的孔阵的行或者列并没有完全排列在与喷丝板的横边或者纵边相平行的方向,所以即使采用吹冷却风的加工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的纺丝细流依然不以相互粘合在一起,最终得到的丝束的细度仍然具有均一,稳定的优点。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喷丝板,不但提高了喷丝板处理纺织熔体的加工效率,同时对于提高丝束的质量,均一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6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