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信智能卡卡托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0654.0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4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宇;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15北京市朝阳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信 智能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信智能卡卡托。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卡技术的发展,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el),用户识别模块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实际使用中有两种功能相同而形式不同的电信智能卡:符合ID-1标准的卡片式电信智能卡和符合ID-000标准的嵌入式电信智能卡。其中,卡片式电信智能卡(俗称大卡)符合有关IC卡的ISO7816标准。嵌入式电信智能卡(俗称小卡),其大小只有25mm×15mm,是半永久性地装入到移动台等设备中的卡。在上述两种类型的电信智能卡中,小卡的应用范围很广,是使用最多的电信智能卡,例如小卡可以用于为电表充值等。
虽然小卡的应用范围较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将小卡插入仅能识别大卡的读卡设备(例如手机电表充值设备、读写器等)中。这样,就需要一种载体将小卡准确的插入到仅识别大卡的读卡设备的指定位置。
对于将小卡“转换”成大卡的技术,目前普遍采用以下方案:将取下的小卡放回到大卡中小卡的原位置,然后在小卡的无载带面粘贴一块透明胶带,使小卡固定在大卡上,该透明胶带大于小卡的尺寸但小于大卡的尺寸。这样,粘合了小卡的大卡,就能插入到仅识别大卡的读卡设备中进行操作。
但是,采用上述的技术将小卡转换成大卡存在以下缺点:1)卡面不一致性,即粘合后的小卡与大卡的连接处会有明显的毛刺现象。这些毛刺会使得小卡的卡面凸出或凹于大卡的卡面。这样,在将转换后的大卡插入到读卡设备中时,会出现不能顺利插入或拔出读卡设备的情况,从而导致卡片无法与读卡设备进行数据交换。2)不方便性。对于大多数电信智能卡使用者而言,在从大卡上取下小卡后,往往会将大卡丢弃。因而,若要读取小卡中的数据,就会使得没有载体将小卡插入到读写设备中。即使用户留有大卡,也需要利用胶带将小卡粘贴到大卡上。3)高风险性。通过上述转换方式得到的大卡,在将其插入到读写设备中时,往往会出现将小卡掉在或卡在读写设备中的情况,从而损坏读写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信智能卡卡卡托及其制造方法,以方便地固定符合ID-000标准的小卡。
一种电信智能卡卡卡托,所述卡托包括:卡基和下保护层,所述下保护层粘贴于所述卡基的一面;其中,
在所述卡基上形成有卡基孔;
所述下保护层的尺寸与所述卡基的尺寸相适配。
其中,所述电信智能卡卡托还包括上保护层;
所述上保护层的尺寸与所述卡基的尺寸相适配,且在所述上保护层上,与所述卡基孔相对应的设有卡孔;
所述上保护层粘贴于所述卡基的另一面。
其中,所述卡基长度的取值范围为:[85.47mm,85.72mm],宽度的取值范围为:[53.92mm,54.03mm],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68mm,0.84mm]。
其中,所述卡基的四个角分别设有导角,所述导角的导角值的取值范围为[2.88,3.48]。
其中,所述卡基孔长度的取值范围为:[24.9mm,25.1mm];所述卡基孔宽度的取值范围为:[14.9mm,15.1mm];所述卡基孔的厚度与所述卡基的厚度相适配。
其中,所述卡基孔的四个角分别设有导角;在所述四个导角中,其中三个导角的导角值为:[0.9,1.1],另一个导角的导角值为(3±0.1)mm*(45±2)°。
所述卡基孔的长度边缘与所述卡基相应长度边缘的短距离取值范围为:[16.38mm,16.58mm];
所述卡基孔的宽度边缘与所述卡基相应宽度边缘的短距离取值范围为:[6.15mm,6.35mm]。
其中,所述上、下保护层均为膜。
其中,所述卡孔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卡基孔的长度,宽度与所述卡基孔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卡孔的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上保护层相应边缘的一侧,与卡基孔的宽度方向上,靠近卡基相应边缘的一侧边缘对齐。
其中,所述卡孔的长度为18mm。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电信智能卡卡托,可将小卡方便地插入到卡托上的卡基孔中;同时,由于利用上下两层保护膜固定卡基,在小卡插入到卡基孔后,可使得小卡部分的卡面与卡基的卡面吻合,不会出现按照现有的技术方案将小卡粘接到大卡上,而出现的小卡卡面凹于或凸于大卡卡面的情况,因而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卡托后,可准确地将小卡插入到仅识别符合ID-1标准的卡的读卡设备中,并且在大卡插入或拔出读卡设备时,不会出现小卡掉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信智能卡卡托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6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压刨防护体升降装置
- 下一篇:拉绳健身器用的弹性拉力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