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台钻本体升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1675.4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9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丁樟金;丁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国刚 |
主分类号: | B23B47/26 | 分类号: | B23B47/26;B23Q1/25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3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钻 本体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装置,特别是一种台钻本体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台钻本体的升降基本上可分为如下三种方式:
1、用力向下压钻轴,钻轴下端顶住工作台不动,其反作用力推动本体上升一小段高度,然后松开抱紧环方头螺钉,将抱紧环推向本体后锁紧方头螺钉,如上升高度不够,可重复进行;如要下降,可按此相反进行即可。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其不足之处是操作费力,又不方便。
2、在立柱上车螺旋槽,装一只滚花螺套或手轮螺套,紧贴在本体下端,用双手转动螺套,实现本体升降。该方案比第一个方案方便,其不足之处是螺旋槽加工有一定的难度,槽内累积的污垢不易清理,台钻精度受影响,转动时手感还是太费力。
3、在立柱下部装一个手轮,立柱中心装上长丝杆及螺母,只要转动手轮,带动丝杆转动,由于螺母与本体相连接,而丝杆轴向定位,故螺母和本体实现升降。该方案比前二个方案要轻便,其不足之处是立柱中心的丝杆螺母要连接本体,必须在立柱上开一条长槽,立柱的钢度、精度必然受到影响。
为此,许多科研机构、生产厂家及有识之士针对上述问题不断地进行了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较好的改进办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台钻本体升降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轻便、能保证台钻加工精度的台钻本体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底座、立柱,立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立柱上套有可上下移动的立柱保护套,本体固定在立柱保护套上,立柱设有中心孔,在立柱中心孔的上部装有柱塞缸,柱塞缸的柱塞杆与立柱保护套端面匹配;所述的底座上装有手压泵,手压泵的出口通过油管与柱塞缸的下端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手压泵控制柱塞缸,柱塞缸的柱塞杆带动立柱保护套升降,本体随立柱保护套一起升降,可保持立柱完整,确保台钻加工精度,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升降操作灵活轻便、台钻加工精度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台钻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台钻本体升降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底座1、立柱2,立柱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立柱2上套有可上下移动的立柱保护套4,本体3固定在立柱保护套4上,立柱2设有中心孔,在立柱2中心孔的上部装有柱塞缸5,柱塞缸5的柱塞杆10上端面与立柱保护套4内端面紧贴;所述的底座1上装有手压泵6,手压泵6上设有可拆卸的手柄7,在手压泵6的泵体上装有控制阀8,手压泵6的出口通过油管9与柱塞缸5的下端连接。手压泵6的泵体可以与底座1分体设计,也可以与底座1连体设计。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当本体3需要升高时,摇动手柄7,手压泵6泵油,液压油通过油管9进入柱塞缸5并顶起柱塞杆10,柱塞杆10带动立柱保护套4上升,本体3随立柱保护套4一起上升,从而实现本体3上升的目的。当本体3需要降低时,打开控制阀8,在本体3自重压力下,柱塞缸5内液压油回流至油箱,本体3及立柱保护套4随柱塞杆10一起下降,当降至所需高度时,关闭控制阀8即可,从而实现本体3下降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国刚,未经丁国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1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门球杆
- 下一篇:冷辗轴承套圈沟道定位夹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