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油管线的节能防凝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326.4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5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雷泽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泽永 |
主分类号: | F16L53/00 | 分类号: | F16L53/00;F16L5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207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油管线 节能 凝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化输油管道结构改进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油管线的节能防凝结构,适合于输油管线中介质的防凝控制。
背景技术
石化工艺过程可用”三传一反”来描述:三传即传热、传质和流体传送,一反即化学反应,其中,流体传送即用管线来输送介质,而影响输油管线正常输送和安全生产主要问题是管线冻凝,为了防止输油管线的冻凝,多要用蒸汽为管线伴热来防凝。
一般输油管线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第一类是不间断的输油管线,这类管线是常年不停地运行,该类管线主要为产品进出装置和油罐区的输油管线。该类管线占输油管线总量的90%。
2、第二类是间断送油管线,该类管线长期处于间断使用状态:如油品装车管线,原油卸油管线、油罐区的进出口管线和倒罐线等。
3、第三类是不经常输油的管线:油罐区开停工管线、事故用管线,如重污油线等。油品伴热工艺和设备分析
1、油品伴热的目的是防止管线内油品冻凝,保证管线的正常输油和安全生产。
2、由于伴热工艺不合理,第一类输送管线可以不伴热的;第二类输送管线是常年间断运行的,其运行可以间断伴热;第三类输送管线是常年不运行的,由于出现装置停产事故是不可预警的,因此对于这类输油管线是需要不间断伴热的。综上所述,输油管线90%以上是可以不伴热的,仅有10%的输油管线是要间断伴热或常年伴热,因此,油品伴热蒸汽至少90%以上是浪费。
3、伴热设备结构不合理则是造成伴热用蒸汽浪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1、由于伴热结构不合理,如图1和图2所示,伴热管5管径一般是15毫米至25毫米,置于输油管线4之外,并相紧靠,两条一粗一细的管线紧靠在一起,其外部再加保温设施,以减少整个管线的散热损失,达到防止管内油品冻凝的目的;两条圆形管线紧靠一起,其横切面是两个圆,接触点是一个切点,传热面积接近于零;两条管线的接触是一条线,故输油管线4和加热管5之间的传热面积接近于零。切线处是两条管线的壁厚,切线之外是空气。由于输油管线4和伴热管5之间的传热面积接近于零,空气产生热阻太大,因此伴热管线的热量要传给输油管线内的油品是很困难的;伴热管5的热量只能传给保温层和保温层与管线之间的间隙,起到减少油管线散热损的作用;由于传热效果太差,除少数双伴热管线外,绝大部分的输油管线在管内油品冻凝后,靠蒸汽伴热是不能够使油品温度上升至凝点以上的;因此输油管线的伴热管蒸汽终年不停,或冬春秋不停,消耗大量的伴热蒸汽。
3.2、在汽油、瓦斯输送管线伴热的目的是防止管线内的积水冻凝堵塞管线,因此在气温低于0℃时,伴热是应该开的;但同样是因伴热结构不合理,伴热蒸汽的热量大部分仍然是浪费掉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蒸汽利用率高、加热效率高及能自动控制的输油管线的节能防凝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油管线的节能防凝结构,包括需要伴热的输油管线及能启闭输油管线之间流通的输油管阀门,每条输油管线内部都敷设有一条加热管,每一条加热管的首端均连通有自动控制阀门,每一条加热管的末端均连通有疏水器;输油管线上设置有至少有一个能检测输油管线内流体介质温度的热电偶、并与自动控制阀门相连接,形成仪表自控回路。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每条输油管线内部都敷设有一条加热管。
每一上述的加热管的首端均与同一个自动控制阀门相连通;每一条上述的加热管的末端均与一个疏水器相连通。
每一条上述的加热管所形成的单独管路绕行于输油管阀门之外。
上述每一条输油管线的热电偶为至少为一个。
上述的自动控制阀门的首端连接有系统蒸汽总管。
上述的加热管的管径为10毫米至15毫米。上述输油管线外圈包设有输油管线保温层,上述的输油管阀门外周包设有保温夹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泽永,未经雷泽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3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