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拐飞溅油润滑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408.9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01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程愉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愉 |
主分类号: | F04B39/02 | 分类号: | F04B3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24300浙江省开化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溅 润滑 往复 活塞 空气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单拐飞溅有油润滑小型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尤其是涉及这类压缩机的呼吸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单拐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中与呼吸排气相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曲轴箱12a内部,曲轴1a右端部安装在轴承2a上,工作时,轴承2a内圈随曲轴1a旋转,外圈过盈配合压入后轴承座5a内腔端部的连接孔内,档油板9a由后轴承座5a的内置台阶封压在后轴承座5a与轴承外圈之间,后轴承座5a的上部装有释放曲轴箱12a内压的呼吸器4a,整个后轴承座部件用六角螺栓3a密封式固定在曲轴箱12a的箱体侧壁12aa上。工作时,随着活塞运动,曲轴箱12a箱体内的压力增加,箱内空气以及容置在曲轴箱12a内的润滑油13a产生的油雾形成混合气,通过主轴承2a滚动体间的缝隙、挡油板9a下方的通气孔9aa飘溢至后轴承座5a的下内腔10a中。挡油板9a起到挡住部分油雾使之继续留在曲轴箱12a箱体内,而大部分混合气则汇至后轴承座5a的下内腔10a中。后轴承座5a的内腔为一个容积式除油器,分上内腔6a、下内腔10a两部分,并由通孔7a连通,汇至下内腔10a中的混合气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油的密度大于空气而产生油气分离,分离出来的油滴会附着在下内腔10a的内壁上,并沿内壁流下,经回油孔11a重新返回曲轴箱12a箱体内。未分离的混合气则向上经通孔7a、上内腔6a、呼吸器1a排向大气。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后轴承座5a内腔构成的容积式除油器结构原因,虽能除去部分油雾,但当曲轴箱内压大时,造成呼吸器排至大气的油雾量太大,以至使呼吸器外壁甚至整个后轴承座5a及机器外壁油污现象严重,不但使广大用户感觉不便,还污染环境、浪费润滑油和增加使用成本。如何提高混合气分离效果,尽量控制和减少油雾随空气排向大气,这是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单拐飞溅油润滑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通过改进该压缩机曲轴箱的呼吸通道结构后,能使混合气中的大部分油雾得到分离,从而实现大幅度提高分离效果,减少油雾排放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这种单拐飞溅油润滑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包括曲轴、连接在曲轴一端部的轴承、以及顶部设有呼吸器的后曲轴座,轴承外圈过盈配合压入后轴承座内腔端部的连接孔内,一挡油板封压在后轴承座外端口与轴承之间,整个后轴承座用紧固件密封式联接在曲轴箱的箱体侧壁上,其特征是:后轴承座内腔中设有一中部开有通气道的竖直向隔板,竖直向隔板将整个内腔分成左右两腔,左右内腔最低处的隔板的壁上有一通孔,右内腔顶壁上安装呼吸器;左内腔中设有一个横置的且顶壁与曲轴端面紧固连接的帽状甩油盘,甩油盘中空,环壁上开有甩油孔,环壁的外壁上间隔式设有多道甩油片;挡油板呈环状,封压在甩油盘前端外环的曲轴面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单拐飞溅油润滑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其特征是:甩油盘环壁的内壁上,经过甩油孔开有集油环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后轴承座内腔的曲轴端面上固定设置甩油盘后,曲轴箱体内产生的混合气从曲轴内外圈间隙进入后轴承座内的甩油盘内腔,由于甩油盘随曲轴的高速旋转,将混合气进行分离,空气经隔板通孔、右内腔、呼吸器排向大气,油雾被甩向甩油盘内壁,经甩油盘内壁上的通孔排至左腔内壁,流淌后经下部的通孔流回曲轴箱体内,实践证明经甩油盘分离后的混合气,从呼吸器排出的混合气中的油雾含量明显减少,呼吸器外壁甚至整个后轴承座及机器外壁油污现象得以明显改变,从而达到了提高混合气分离效果,解决控制和尽量减少油雾随空气排向大气的问题。
为加深理解,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中与排气结构相关的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有些部件作了局部剖视。
图3为图2中与排气结构相关的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后轴承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甩油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序号分别表示:曲轴1a,轴承2a,六角螺栓3a,呼吸器4a,后轴承座5a,上内腔6a,通孔7a,隔板8a,挡油板9a,通气孔9aa,下内腔10a,回油孔11a,曲轴箱12a,箱体侧壁12aa,润滑油13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愉,未经程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4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