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囊移动式网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449.8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04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常文;桂福坤;徐梅英;缪飞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9/00;A01K9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04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移动式 网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箱养殖设施,尤其是一种气囊移动式网箱,属水产养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海水养殖网箱种类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可移动性不强,有些网箱,如锚拉式网箱一旦在某一海区固定就不能再移动。网箱的移动性不强,带来以下几个问题: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以及养殖对象对环境的动态需求,无法让养殖对象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状态;不能很好的躲避赤潮的影响,赤潮灾害的预测目前尚有较大困难,一旦养殖海区发生赤潮,势必对养殖对象产生致命伤害;不能有效的躲避恶劣海况条件的冲击,尽管当前很多网箱标榜具有很好的抗风浪性能,但网箱受损、养殖对象逃逸死亡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人们对鲜活海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渔民在捕捞时,为了保持一定渔获物的存活率时,常将渔获物置于船体底舱内进行暂养,由于空间有限、养殖密度高,水质恶化很快,渔获物存活非常低,渔民收益严重受损,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以方便携带和保存的暂养设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移动式网箱,目的为解决现有网箱不便移动,无法躲避风浪和赤潮袭击的问题,同时可作为渔民提高渔获物存活率的理想的暂养设施。
一种气囊移动式网箱,由:气囊(1)、充气孔(2)、充气管(3)、压力仪(4)、空气压缩机(5)、沉子吊绳(6)、沉子(7)和网袋(8)顺序联接组成,空气压缩机(5)和压力仪(4)相联,压力仪(4)安装于充气管(3)上,充气管(3)联接于充气孔(2)上,气囊(1)设置于网袋(8)的上部,气囊(1)上设置有充气孔(2),网袋(8)为一倒锥台形结构,有上纲和底纲,网袋(8)上纲系挂于气囊(1)内侧的内勾环(23)上,沉子(7)联接于沉子吊绳(6)上,沉子(7)均匀的位于网袋(8)的底端,网箱的气囊(1)结构可进行充放气,气囊(1)可采用救生筏的橡胶材料制成,气囊(1)外壁间隔一定距离进行加厚处理,加厚处设置内外勾环,内勾环(23)用于系缚网袋(8)上纲,外勾环(24)用于将网箱系缚于固泊系统之上,网箱可通过连绳(56)连成整体,系缚于主绳(52)之上,主绳(52)与锚绳(53)连接,抛锚固定于海域,网箱可成组相连,系缚于组合式塑料浮箱平台(65),该平台(65)具有可拆装,网箱可以随意移动,也可以系缚于渔船两侧或尾部,网箱可以折叠保存。
采用柔性充气囊作为网箱的支撑结构,使网箱结构大为简化,方便移动和保存,这一特点使得该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物学特性,灵活机动的更换养殖海区,最大限度的实现养殖对象的快速生长;养殖海区发生赤潮和台风时,可迅速在健康安全海区构建气囊式网箱暂养基地,将危害降到最低;方便渔民携带,用于暂养捕捞渔获物,提高渔获物的存活率,增加渔获物的经济价值,促进渔民增收。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工艺简单,便于携带,移动灵活机动,成本低,便于大量推广,是渔民提高渔获物存活率的理想暂养设备,也是养殖企业应急备用或接力养殖的有效设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移动式网箱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移动式网箱气囊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移动式网箱气囊截面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移动式网箱气囊A放大样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移动式网箱的布置模式I的平面布置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移动式网箱的布置模式I的立面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移动式网箱的布置模式II的平面布置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移动式网箱的布置模式II的立面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移动式网箱的布置模式III的船侧布置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移动式网箱的布置模式III的船后布置图。
图1中:1气囊;2充气孔;3充气管;4压力仪;5空气压缩机;6沉子吊绳;7沉子;8网袋。
图2中:21气囊主管;22气囊加厚层;23内勾环;24外勾环;25充气孔。
图3中:31气囊主管横截面;32气囊加厚层;33内勾环;34外勾环。
图4中:41气囊主管;42气囊加厚层;43外勾环;44内勾环。
图5中:51气囊;52主绳;53锚绳;54铁锚;55斜缆绳;56网箱连接绳;57张力浮球;58主绳浮球。
图6中:51气囊;52主绳;53锚绳;54铁锚;57张力浮球;58主绳浮球。
图7中:61气囊;62网箱连接绳;63系缆绳;64斜缆绳;65塑料浮箱平台;66锚绳;67铁锚;68工作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洋学院;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哮喘的左旋咪唑新剂型
- 下一篇:医用静脉滴注药液加温热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