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管保护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719.5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0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傅小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小凡 |
主分类号: | B65D57/00 | 分类号: | B65D57/00;B65D59/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1814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管保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管保护套,属于输送、包装、贮存或搬运薄型材料等情况时用的保护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大口径薄壁的金属管,尤其是性质较软的铜管,在堆放或搬运、运输时容易相互碰撞等,导致管壁变形的问题。由于金属管的生产成本较高,所以在搬运或堆放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受外力的影响。而目前管业生产商们一般采用其腔体内直径与金属管外径尺寸相符的塑胶保护套管紧套于金属管上,每根金属管上套3~5个保护套。其作用在于,当若干根金属管叠置时相互间留有一定的间距,金属管相互间就不会碰撞损坏。但缺点是其一,保护套安装到金属管上的时候安装麻烦;其二,保护套的作用只在于存放或运输时使用,在金属管安装使用时,会将保护套拆掉,而保护套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且与金属管紧密配合,保护套难以拆卸、易破损,即使拆下也会变形,所以保护套为一次性产品,缺点三是即浪费资源又加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包装、贮存或搬运薄型材料时均适用的金属管保护套,该金属管保护套具有安装、拆卸方便并且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属管保护套,包括环形套本体,其特征在于:环形套本体的壁上设一倾斜开口,使环形套本体的开口处设有两个相对应的端头,开口的高度与环形套本体的高度相等。环形套本体是具有弹性的环形结构,开口后,环形套本体的两端头在自然放置的状态下为互相吻合,该环形套本体对金属管的裹覆能形成一种自抱形式,即方便安装和拆卸,又能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套本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使环形结构具有很好的回弹力,又具有抗外力冲击的优势,而且使结构不易老化,增加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又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的倾斜角度以30~45度为宜。从原则上讲应该是开口角度越倾斜即开口的缝越长,环形套就更具有回弹力,对金属管的贴合力更强,但是考虑开口工艺的难易程度,以及对本结构使用时安装拆卸的便利考虑,并经多次试验,开口的角度以30~45度为最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用途广泛,实用性强,产品安装、拆卸方便,又能重复使用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金属管保护套,包括环形套本体1,环形套本体1的壁上设一倾斜开口2,使环形套本体1的开口处设有两个相对应的端头2a、2b,开口2的高度与环形套本体1的高度相等。
环形套本体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开口2的倾斜角度以30~45度为宜。
使用时,将环形套本体1的开口2处掰开套在金属管5上,依靠环形套的自由回弹力复原并紧贴与金属管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小凡,未经傅小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管道雷达安全预警系统
- 下一篇:电动车辆的差速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