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式传动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738.8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6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建清 |
主分类号: | H01H3/32 | 分类号: | H01H3/32;H01H3/40;H01H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浙江省乐清市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杆结构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冲式传动杆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源经常使用传动杆带动外接装置运动,例如凸轮机构通过传动杆带动拨动开关、或断路器的操作手柄,以实现分闸和合闸的自动操作。一般来说利用传动杆传动需要控制好传动杆移动的距离,因为当传动杆移动距离较大,就会造成外接装置受力过大而损坏,如果传动杆移动距离较小,又不能实现使外接装置从一个工作状态转变为另一个工作状态。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较好缓冲效果的传动杆,以克服传统传动杆因传动距离的误差而容易损坏产品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缓冲效果的缓冲式传动杆装置,以克服传统传动杆因传动距离误差导致容易损坏产品的缺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缓冲式传动杆装置,包括用于缓冲的弹性件、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设置有用于限位弹性件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传动杆也设置有用于限位弹性件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在第一传动杆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传动杆的第二限位部上,弹性件的另一端抵在第一传动杆的第二限位部和第二传动杆的第一限位部上。
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均有定位端和联接端;在接近联接端处均设有一个用于限位弹性件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在沿着轴向方向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向着限位孔中央处凸起的限位部;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第一限位部是接近其各自联接端处的限位部,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第二限位部是远离其各自联接端处的一个限位部。
所述限位孔的基本形状是“工”字形;所述弹性件是弹簧;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并排联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传动杆的第二限位部形状相同且重合,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二限位部和第二传动杆的第一限位部形状也相同且重合;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在第一传动杆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传动杆的第二限位部上,另一端套设在第一传动杆的第二限位部和第二传动杆的第一限位部上。
所述弹簧的自由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工”字形限位孔的轴向长度。
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件不仅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还可以起到联结器的作用,用于把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联接起来,该弹性件依靠自身的恢复力,将自身的一端抵紧在第一传动杆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传动杆的第二限位部上,另一端套抵紧在第一传动杆的第二限位部和第二传动杆的第一限位部上,选择弹力合适的弹簧,可以实现即具有较好的双向缓冲作用,又具有较好的力的传动的使用效果,可以安全、稳定地取代传统的传动杆,克服了传统传动杆因传动距离的误差而容易损坏产品的缺点。
(2)本实用新型仅需要两个很容易加工成型即可得到的传动杆并排设置,并在其中的限位孔中塞入弹簧即可制成,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推广实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缓冲式传动杆装置在移走弹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缓冲式传动杆装置中第一传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第一传动杆从正面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采用图1所示缓冲式传动杆装置制成的一种电动式漏电断路器。
附图标记为:漏电断路器塑料壳体1,操作手柄2,减速电机的输出轴3,偏心轮4,缓冲式传动杆装置6,第一传动杆61,第一限位部611,第二限位部612,第二传动杆62,第一限位部621,第二限位部622,弹性件63,定位端100,联接端200,限位孔30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缓冲式传动杆装置在移走弹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缓冲式传动杆装置中第一传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第一传动杆从正面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建清,未经赵建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拨叉调速V形带无级变速器
- 下一篇:冲床侧面送料输出轴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