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锤过载保护脱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2751.3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6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江 |
主分类号: | B25D17/10 | 分类号: | B25D17/10;B25D1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200浙江省武义县百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锤 过载 保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电锤过载保护的脱扣装置。
背景技术
电锤的结构特点及作业的特殊性使其在建筑、施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由于使用环境的不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电锤的工作条件突变造成电锤过载或堵转,严重时会损坏传动部件,甚至烧毁电机,另外,堵转时产生的反作用力还很容易伤人;为此,制造商在电锤动力输出至钻头之间都设有过载保护脱扣装置。目前被制造商广泛运用的过载保护脱扣装置有二种;第一种是传统的磨擦片形式的结构,其不足之处是一致性差,脱扣力矩难以保证,可靠性不好,在一次脱扣后很难恢复到原始工作状态,导致装置失效,造成电锤基本的钻功能失效,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第二种是齿轮离合形式的结构,该装置使用零件多、零件精度要求高、加工困难、结构复杂,生产成本明显提高。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及有识之士针对上述问题不断地进行了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较好的改进办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电锤过载保护脱扣装置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生产加工方便、性能稳定、成本低的电锤过载保护脱扣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锥齿、传动齿轮,所述锥齿的锥齿轴上依次设有轴承、传动齿轮、脱扣固定板、脱扣活动板、脱扣弹簧和脱扣弹簧座,传动齿轮与锥齿轴以自由转动的方式配合,脱扣固定板与锥齿轴以轴向移动的方式配合;所述的脱扣固定板上设有钢球安装孔,钢球安装孔内设有钢球,传动齿轮上设有与钢球安装孔对应的凹穴,钢球与凹穴匹配。
所述锥齿与轴承之间的锥齿轴上设有锥齿距离圈。
所述的脱扣弹簧由脱扣内弹簧和脱扣外弹簧套设而成。
所述脱扣固定板与脱扣活动板之间的锥齿轴上设有轴用挡圈,在脱扣弹簧座外侧的锥齿轴上设有轴用挡圈。
所述脱扣固定板上均布八个轴承孔,传动齿轮上设有相对应的八个凹穴。
所述轴承与传动齿轮之间设有锥齿轴承垫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钢球与传动齿轮的凹穴配合,传动齿轮带动脱扣固定板转动,脱扣固定板通过锥齿轴带动锥齿旋转,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当钻头的扭矩大于传动齿轮的动力时,钢球与传动齿轮之间打滑并从凹穴内挤出,被顶进脱扣固定板的钢球安装孔内,并从钢球安装孔的另一侧挤压脱扣活动板压缩脱扣内弹簧和脱扣外弹簧,从而实现传动齿轮与脱扣固定板的脱扣,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当解除阻力后,在脱扣内弹簧和脱扣外弹簧的作用下脱扣活动板推动钢球,当钢球对准凹穴时自动滑入,立即恢复工作;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加工方便、性能稳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脱扣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锤过载保护脱扣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锥齿1、传动齿轮5,所述锥齿1的锥齿轴上依次设有轴承3、传动齿轮5、脱扣固定板6、脱扣活动板9、脱扣弹簧和脱扣弹簧座12,在锥齿1与轴承3之间的锥齿轴上设有锥齿距离圈2,在轴承3与传动齿轮5之间设有锥齿轴承垫圈4,在脱扣固定板6与脱扣活动板9之间的锥齿轴上设有轴用挡圈7,对脱扣固定板6进行定位,在脱扣弹簧座12外侧的锥齿轴上设有轴用挡圈13,对脱扣弹簧座12进行定位,传动齿轮5与锥齿轴以自由转动的方式配合,脱扣固定板6与锥齿轴以轴向移动的方式配合;所述的脱扣固定板6上设有钢球安装孔,钢球安装孔内设有钢球8,传动齿轮5上设有与钢球安装孔对应的凹穴,钢球8与凹穴匹配,脱扣固定板6上最好均布八个轴承孔,传动齿轮5上最好设有相对应的八个凹穴。所述的脱扣弹簧由脱扣内弹簧10和脱扣外弹簧11套设而成,这样可使脱扣活动板9均匀承受弹簧力,同时便于弹簧力的设计、加工,使弹簧力与脱扣扭矩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锥齿1与钻头总成配合,传动齿轮5与电机动力输出结合;正常工作时,电机带动传动齿轮5旋转,在脱扣内弹簧10和脱扣外弹簧11的弹簧力作用下,脱扣活动板9顶压在钢球8上,使钢球8与传动齿轮5的凹穴配合,传动齿轮5通过钢球8带动脱扣固定板6转动,再由脱扣固定板6带动锥齿1转动带动钻头工作。
当工作过程中钻头的扭矩大于电机的输出动力时,也就是说过载时,钢球8与传动齿轮5之间摩擦产生的排挤力已大于脱扣内弹簧10和脱扣外弹簧11顶压在脱扣活动板9上的弹簧力,钢球8与传动齿轮5之间打滑并从凹穴内挤出,被顶进脱扣固定板6的钢球安装孔内,并从钢球安装孔的另一侧挤压脱扣活动板9压缩脱扣内弹簧10和脱扣外弹簧11,传动齿轮5与脱扣固定板6的脱扣分离,此时传动齿轮5虽在旋转,但脱扣固定板6及锥齿1已不再转动,从而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当解除阻力后,在不停机的前提下传动齿轮8仍在转动,在脱扣内弹簧10和脱扣外弹簧11的弹簧力作用下脱扣活动板9推动钢球8,当钢球8对准凹穴时自动滑入恢复正常工作状态,电锤立即恢复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江,未经王文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