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气共存冷凝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3268.7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9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荣;郑瑞鸿;刘贤文;林信宏;蔡子文;赵亚宇;曾茂峰;徐光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存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气共存冷凝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冷凝器包含一壳座1、一冷凝管2,及数个散热鳍片3,该冷凝管2是设置于该壳座1上,并具有一入口21及一出口22,所述散热鳍片3是相间隔地设置于该冷凝管2上。
由于该冷凝管2的功能是将容于其内的流体冷凝,因此,受热的气态冷媒或液体(如水等)是由该入口21进入该冷凝管2中,再借由流通过该冷凝管2的路径时与该管壁部分进行热交换,当该气态冷媒或液体的热量被该冷凝管2吸收后则会借由该冷凝管2的管壁传递至周遭空气中,而被冷却后的气态冷媒则会转变成液态,且由该出口22流出。如进入该入口21的是因受热而升温的液体,经过该冷凝管2冷却后自冷凝管2的出口22流出的则会是降温后的液体。
为了提高热交换的效率,一般的冷凝管2设计皆是采取增加受热的气态冷媒或液体与该冷凝管2的管壁的接触面积,因此,该冷凝管2的形状多为如图1所示的连续弯折状以增加该接触面积,以及在该冷凝管2上加装数片相间隔的散热鳍片3并借此增加散热面积。
以目前来说,业界已积极着手在开发散热效果更佳的兼具气冷及液冷的散热器,但是,上述的冷凝器由于只具一冷凝管2,因此只能配合纯液冷式散热器或纯气冷式散热器使用,并不能被应用于一兼具气冷及液冷功能的散热器上,因此,如何设计一可配合该兼具气冷及液冷的散热器使用的冷凝器乃为现今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气共存冷凝器,以配合一兼具气冷及液冷的散热器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气共存冷凝器,安装于一冷却循环系统,且该冷却循环系统具有一条供液态冷却介质流动的液冷回路,及一条供气态冷却介质流动的气冷回路,且该液冷回路与气冷回路两者是独立存在而未连通,其特征在于:
该液气共存冷凝器包括一壳座、一设置于该壳座上且呈连续弯折状的第一冷凝管、一设置于该壳座上且呈连续弯折状的第二冷凝管,及相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冷凝管上的数片散热鳍片,且该第一冷凝管具有与该液冷回路相连接的一个第一入口与一个第一出口,该第二冷凝管具有与该气冷回路相连接的一个第二入口与一个第二出口。
结合上述,本实用新型液气共存冷凝器,该液气共存冷凝器包括一壳座,一设置于该壳座上且呈连续弯折状的第一冷凝管,该第一冷凝管并具有一个第一入口与一个第一出口。
该液气共存冷凝器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壳座上且呈连续弯折状的第二冷凝管,及一相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冷凝管上的数个散热鳍片,该第二冷凝管并具有一个第二入口与一个第二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利用独立的该第一冷凝管与第二冷凝管,使得气冷用与液冷用的管线回路能分别与该第一冷凝管与第二冷凝管相连通地连接,并借此使该液气共存冷凝器能整合应用于兼具气冷及液冷的散热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组合示意图,说明现有的冷凝器。
图2是一组合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液气共存冷凝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组合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与一散热器的组合状态。
图4是一组合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液气共存冷凝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液气共存冷凝器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液气共存冷凝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壳座4、一第一冷凝管5、一第二冷凝管6,及数个散热鳍片7。
该第一冷凝管5是设置于该壳座4上,并具有一第一入口51与一第一出口52,且该第一冷凝管5是呈连续弯折状。该第一入口51及第一出口52是与一散热器的液冷回路100相连接。
该第二冷凝管6是与该第一冷凝管5相间隔地设置于该壳座4上,并具有一第二入口61与一第二出口62,且该第二冷凝管6是呈连续弯折状。该第二入口61及第二出口62是与一散热器的气冷回路200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是采上述的回路管线配置方式,但是该第一、二冷凝管5、6皆具有相同的功能,并不一定要如上述般由该第一冷凝管5与该散热器的液冷回路100相连接,相反地也可以让该第一冷凝管5与该散热器的气冷回路200相连接,所以不应以本实施例的说明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3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的室外机
- 下一篇:一种轻质节能环保型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