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动式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3402.3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6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曾珽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列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0 | 分类号: | H01R13/00;H01R13/4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美国伊利诺***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动式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能供真空吸嘴吸取的具吸取板的浮动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可用以与一电路板电连接,并可使该电连接器与一设置于硬盘装置后端的对接电连接器相互插接,进而使得该硬盘装置可透过对接电连接器、电连接器与电路板达成电连接,以便于传递电子信号。
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大都为固定的一件式设计,当硬盘装置的对接电连接器与该电连接器相互插接时,两者之间并无弹性缓冲的空间,且该硬盘装置一般是装设于笔记型计算机等可携式的电子产品中,因此脆弱的硬盘装置容易因电子产品的晃动、移动等因素而造成损坏,尤其是硬盘装置在晃动时,硬盘装置的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之间会有扭力产生,极容易造成硬盘装置、对接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的损坏。
公告于2005年12月11日的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数为M283380号的板连接式电气连接器,已公开了一种浮动式电连接器,是将该电连接器采用二件式设计,其区分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可沿X轴和Y轴方向浮动。公告于2006年12月21日的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数为M303527号的电连接器(一),公开了另一种浮动式电连接器,是将该电连接器区分为接头及底座,该接头可沿X轴和Y轴方向浮动。上述的浮动式电连接器,能有效地分散力量,以避免造成硬盘装置、对接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的损坏。
然而,上述的浮动式电连接器,为达成浮动的目的,端子7的接触部71与焊接部72距离较长(如图1A及图1B所示),从而提供足够的弹性位移区间,使绝缘壳体8(或称为第一壳体、接头)与底座9(或称为第二壳体)可相互浮动,因此连接器在组装后,绝缘壳体8与底座9将可能产生扭转现象,此现象将会影响自动化置件时的精确度,甚至导致无法自动化置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具吸取板的浮动式电连接器,供真空吸嘴吸取该浮动式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具吸取板的浮动式电连接器,使浮动式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的工艺之前,利用吸取板保持绝缘壳体与底座的稳固连接,暂停浮动式电连接器的浮动功能。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式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一底座、多个弹性连接该绝缘壳体及该底座的端子,其中该绝缘壳体在其两侧之间设有一贯穿该绝缘壳体顶面及底面的限位孔,而该底座于对应该限位孔的位置向上设有能伸入该限位孔的支撑柱,该支撑柱与形成该限位孔的两相对壁面间隔有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且该支撑柱靠近该第一间隙的一侧面形成一扣接部;该浮动式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吸取板,其包含一板体,该板体往下间隔延伸有一弹臂及一挡墙,该弹臂末端形成有一往该挡墙延伸的卡勾,其中该弹臂伸入该第一间隙,使该卡勾卡扣该支撑柱的扣接部,而该挡墙伸入该第二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吸取板的浮动式电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计一可供真空吸取的吸取板,除具有可供吸取的平面外,并可使浮动式电连接器在焊接于电路板上的工艺之前,保持绝缘壳体与底座的稳固连接,以利自动化置件,并在焊接工艺完成后可以轻易移除,恢复浮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浮动式电连接器产生扭转现象的示意图之一。
图1B是现有浮动式电连接器产生扭转现象的示意图之二。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吸取板的浮动式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吸取板的浮动式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吸取板的浮动式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取板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取板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取板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取板另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取板的组装示意图之一。
图9B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取板的组装示意图之二。
图9C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取板的组装示意图之三。
图9D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取板的组装示意图之四。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绝缘壳体
11电源区
12信号区
13滑块
14限位孔
15第一间隙
16第二间隙
17内缩空间
2端子
21第一固定部
22第二固定部
23第一接触部
24第二接触部
25弹性连接部
3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列斯公司,未经莫列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34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