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机自动给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3622.6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5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罗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采俊 |
主分类号: | B65H3/06 | 分类号: | B65H3/06;B65H5/02;B41F33/06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韩国大邱市南区凤德洞14***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机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自动送纸设备,具体是一种设置在印刷机引导板的后面或侧面的印刷机自动给纸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用的印刷机在印刷时大多采用人工给纸,即通过后部引导板中央带有纵形挂钩的传送带,用人力把需印刷的纸张一张张的投入。这种给纸方法需要反复的人力劳动,印刷费用高,给纸时传送的挂钩部容易划伤操作人员,危险性高,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自动给纸装置,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在原有的印刷机后部引导板侧面设置储纸台支架等来装载准备印刷的纸板,并通过送纸机构自动将需要印刷的纸板送入印刷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印刷机自动给纸装置,主要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储纸台支架、电机和给纸台支架,储纸台支架上安装支持架,支持架底部设置卡梁,储纸台支架分别与下给纸辊侧支架和上给纸辊侧支架连接,下给纸辊侧支架上安装第一下引导轴和第二下引导轴,上给纸辊侧支架上安装第一上引导轴和第二上引导轴,第一下引导轴和第二下引导轴上分别安装第一下给纸辊和第二下给纸辊,第一上引导轴和第二上引导轴上分别安装第一上给纸辊和第二上给纸辊,第一下给纸辊和第二下给纸辊间安装下引导带,第一上给纸辊和第二上给纸辊间分别安装上引导带,给纸台支架上安装给纸驱动轮,给纸驱动轮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连接,给纸驱动轮通过传动件与第一下引导轴连接。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是:支持架顶部设置滑槽,滑槽上安装幅宽调节挡板,幅宽调节挡板上设置卡条,幅宽调节挡板上安装定位手柄。储纸台支架上安装长度调节挡板,长度调节挡板一端安装齿轮,储纸台支架上安装齿条,长度调节挡板另一端安装调整轮。下给纸辊侧支架和上给纸辊侧支架上分别安装上调节导架锁片和下调节导架锁片,上调节导架锁片安装第二上引导轴,下调节导架锁片上安装第二下引导轴,上调节导架锁片和下调节导架锁片上分别设置调整槽,下给纸辊侧支架和上给纸辊侧支架上分别设置定位螺栓。下给纸辊侧支架下放置引导板,在引导板上安装位置调节片。底座上安装控制器,引导板上安装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连接。给纸台支架上安装传动轮,传动轮通过皮带分别与电机和给纸驱动轮连接,给纸驱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一下引导轴连接。在给纸驱动轮上安装胶皮外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打印过程中自动送纸,无需操作人员送纸;并可以根据所需印刷纸板调整大小;传感器与控制器可以准确控制送纸数量;在印刷机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停止送纸;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安全、使用方便、便于维修、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送纸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包括底座3,底座3上安装储纸台支架2、电机13和给纸台支架32,储纸台支架2上安装支持架8,支持架8底部设置卡梁26,卡梁26与储纸台支架2间距离大于一张印刷纸板21厚度,小于两张印刷纸板21厚度,可以在印刷时只让一张印刷纸板21通过送纸机构送入印刷机17。储纸台支架2分别与下给纸辊侧支架5和上给纸辊侧支架24连接,下给纸辊侧支架5上安装第一下引导轴33和第二下引导轴35,上给纸辊侧支架24上安装第一上引导轴34和第二上引导轴36,第一下引导轴33和第二下引导轴35上分别安装第一下给纸辊30和第二下给纸辊27,第一上引导轴34和第二上引导轴36上分别安装第一上给纸辊29和第二上给纸辊28,第一下给纸辊30和第二下给纸辊27间安装下引导带6,第一上给纸辊29和第二上给纸辊28间分别安装上引导带37,下引导带6和上引导带37为弹性带。在给纸台支架32上安装给纸驱动轮4,给纸驱动轮4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13连接,给纸驱动轮4通过传动件与第一下引导轴3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采俊,未经罗采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3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照灯模块和前照灯装置
- 下一篇:具有光谱转换元件的发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