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4482.4 | 申请日: | 200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81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启;余魁;郑文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29C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王敬波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出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出模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成型具有金属骨架的零部件的挤出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挤出模具来成型具有金属骨架的零部件,例如车辆中所用的密封条。这种密封条广泛用于车辆的车门、车窗、天窗、发动机箱以及后备箱等部位,主要起到隔音、防尘、防渗水以及减震的作用。这种车用密封条与普通的密封制品相比,其对于产品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如外观上要求平整光滑,装配上要求必须与车体紧密可靠地配合。
现有的用于成型这种具有金属骨架的零部件,如车用密封条的挤出模具通常包括相互连接并可形成合模状态的底板和面板,所述底板的中心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骨架贯穿腔,所述面板的中心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型腔,所述型腔与所述骨架贯穿腔相贯通,所述底板的侧壁上形成有进胶口,所述底板的正面形成有与所述进胶口连通的流道,所述面板的正面围绕所述型腔的端口形成有流胶槽,所述底板上的流道的末端延伸到所述面板上的流胶槽所在的区域内。
然而,这种挤出模具的缺陷在于,当密封条从面板背面的型腔端口挤出时,由于受到重力以及材料冷却性能的影响,挤出的密封条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形,造成其与要求形成的产品的形状尺寸不符,无法实现紧密可靠地装配,从而造成了废品率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挤出模具生产的挤出产品废品率高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确保挤出产品具有合格的形状尺寸,从而降低了废品率的挤出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模具包括相互连接并可形成合模状态的底板1和面板2,所述底板1的中心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骨架贯穿腔3,所述面板2的中心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型腔4,所述型腔4与所述骨架贯穿腔3相贯通,所述挤出模具上还形成有进胶口5,所述进胶口5与所述型腔4相连通,其中,所述面板2的背面设置有定型调节件11,所述定型调节件11位于所述型腔的挤出端口12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模具通过在面板的背面、型腔的挤出端口处设置定型调节件,可以对挤出产品的变形进行补偿,以保证挤出产品具有正确的形状尺寸,从而确保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因此大大降低了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模具的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模具的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模具的面板的背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利用现有挤出模具挤出的密封条的截面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进行详细描述之前,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到的“正面”,即“底板的正面”和“面板的正面”,在不做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是指底板与面板在合模时彼此相互接触的面,即“底板的正面”是指底板的在合模时与面板相接触的面,而“面板的正面”是指面板的在合模时与底板相接触的面;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到的“背面”,即“底板的背面”和“面板的背面”,在不做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是指底板与面板在合模时彼此不相互接触的面,即“底板的背面”是指底板的在合模时不与面板接触的面,而“面板的背面”是指面板的在合模时不与底板接触的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模具进行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模具包括底板1和面板2。所述底板1和面板2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实现相互连接,例如螺钉连接、销钉连接、铆接等,以使底板1和面板2形成合模状态。
所述底板1的中心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骨架贯穿腔3,用于允许金属骨架从中穿过,因此所述骨架贯穿腔3的形状尺寸可以根据金属骨架的具体形状尺寸而定。
所述面板2的中心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型腔4,且所述型腔4与所述骨架贯穿腔3相贯通,因此从所述骨架贯穿腔3中穿出的金属骨架将延伸穿入所述型腔4中。所述型腔4作为成型具有金属骨架的零部件的腔室,其形状尺寸可以根据要成型的零部件的外形尺寸来定,既需要容纳作为芯材的金属骨架,还需要容纳挤出成型且包裹住金属骨架的胶料。
所述挤出模具上还具有进胶口5,所述进胶口5与挤出机的出胶口相连通,以向挤出模具中注入胶料。所述进胶口5既可以形成在底板1的侧壁上,也可以形成在面板2的侧壁上,主要是要使所述进胶口5与所述型腔4相连通,以保证从所述进胶口5注入的胶料能够顺利流入到所述型腔4中,以进行挤出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44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