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筒式太阳能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5024.2 | 申请日: | 200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5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志晶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1L3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100河北省张家口市宣***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筒 太阳能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装置,尤其是应用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对蓄电池充电的便携式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蓄电池供电的设备不断增多,大到电动汽车,小到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这些设备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将交流电整流转换为直流电进行充电的,不能脱离市电,在没有充电环境中无法长期使用。尤其是在野外环境中,纯蓄电池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电量耗尽还可能对出行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公知的太阳能电池充电器大多数采用晶硅太阳能电池作为能量转换器件,由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脆性,必须采用刚性材料对太阳能电池进行保护,所以普遍存在体积大、重量大、携带不便等缺陷,无法满足野外作业的需求。随着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出现,为小体积、大功率、多用途的轻便太阳能电池充电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制成的卷筒式充电装置,展开后采光面积大、收卷后占用空间小,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克服了原有太阳能充电器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弯曲的特点实施卷筒式设计,组件包括卷轴、保护外壳、中轴、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输出导线、折叠摇柄组件、左回力卷簧、右回力卷簧、左制动摩擦片、右制动摩擦片、碟簧、卡盘、左端盖、右端盖、支撑杆等。
所述卷轴用来卷放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中部为圆筒状、两端有圆形挡板,带有六方形轴孔。
所述保护外壳为圆筒状,由金属、塑料、玻璃钢或其它硬质材料制成,筒壁上有一个扁长开口,作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出口;筒壁内靠近右筒口位置有两段位置相对的凸棱,用于与右制动片上的凹槽配合,以限制其转动;壳体上装有提手及挂环,用于携带及使用时的固定。
所述端盖数量为两个,安装于保护外壳两端,中心部位有圆孔,其中左端盖为通孔,它们与中轴配合实现内部机构的转动与制动;中轴从左端盖的通孔中穿出以连接折叠摇柄。
所述中轴的中间部分为六棱状,既可带动卷轴转动,也可相对于卷轴做轴向运动;其两端为圆柱形,与端盖上的孔配合实现转动功能;其中左端的头部为扁方型、有一圆孔,从左端盖通孔中穿出以连接折叠摇柄;中轴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或穿过的部件为:折叠摇柄、左端盖、左回力卷簧、左制动片、卷轴、右制动片、碟簧、卡盘、右回力卷簧、右端盖。
所述左、右回力卷簧一端与保护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轴固定连接;所述左制动片外沿与保护外壳固定连接,其上有大于中轴直径的中孔,中轴从中穿过,与其不发生连接关系;所述右制动片外沿有两个位置相对的凹槽与保护外壳内两段位置相对的凸棱配合实现滑动连接,其上有大于中轴直径的中孔,中轴从中穿过,与其不发生连接关系;所述卡盘与中轴固定连接;所述碟簧位于右制动片与卡盘之间,在制动过程中起缓冲作用。
所述折叠摇柄组件由手柄和摇臂组成,摇臂一端连接手柄,另一端形状为“U”形,“U”形开口端有两个对称圆孔,位置靠近摇臂上与手柄方向相反的一边,与从左端盖中穿出的中轴头部进行销轴连接,使其具有凸轮功能。
所述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为可弯曲成筒状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其形状为矩形,一组对边分别与卷轴和支撑杆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由带韧性的硬质材料制成,装有固定用的挂环。
所述输出导线负责输出由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它可以通过另行配置的充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安全、高效的充电,以保护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绿色环保、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携带。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选择不同面积的太阳能电池,从而制造出不同输出功率的充电器,以满足不同设备的充电需求,尤其解决了在野外环境中对类似电动汽车这样的大功率设备蓄电池充电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机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
1.折叠摇柄组件 8.中轴 15.右回力卷簧
2.左端盖 9.提手 16.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
3.左回力卷簧 10.挂环 17.支撑杆
4.左制动片 11.右端盖 18.输出导线
5.保护外壳 12.右制动片, 19.挂环
6.挂环 13.碟簧 20.挂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志晶,未经冯志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0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