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浇带、施工缝侧向钢质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5582.9 | 申请日: | 200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2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0 | 分类号: | E04G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浇带 施工 侧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缝模板,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楼面水平施工缝和后浇带的侧向模板。
背景技术
后浇带、施工缝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工程量不大,但施工质量要求高,施工中的模板工序烦琐,受上下钢筋网的影响模板无法整装,混凝土浇灌完成后拆模十分困难。导致人工、材料化费很大,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现在传统做法是使用木模,进行现场下料加工制作安装,由于木模在拆除过程中全部损坏,一次一用不能周转,使用材料浪费大。
目前施工现场较为常见的后浇带、施工缝板侧模支设方式有以下两种:
1、板内采用上下木模压条,上皮钢筋与下皮钢筋之间用密目钢丝网进行绑扎封堵。
2、板内采用上下木模压条,上皮钢筋与下皮钢筋之间同样木模,在板筋位置锯成锯齿形缺口,以便放置钢筋。
后浇带、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传统施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能保证;跑模、漏浆现象较为严重,砼流入后浇带内后,很难清理,受上层钢筋网所限致使模板安装及拆除都十分困难。人工、材料都比较浪费,不经济,不环保。模板的加工困难,后浇带走位变形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后浇带、施工缝侧向钢制专用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后浇带、施工缝侧向钢质模具,其结构是由上、中、下三块钢模具组成,所述的上、中、下三块钢模具侧立叠合后,通过两道长钢钉通过钢模具上下边的孔钉在底模板上,在相邻两组上、中、下钢模具安装后,在钢模具背后插设小块木模板。所述的上、下钢模具中间靠近中部的钢模具立端面均开设有穿越板纵向钢筋的方孔。
所述的上、中、下模具为钢质模具。
所述的后靠平立模板为边角料加工制成的木模板。
后浇带、施工缝侧向钢质模具,可有效地控制钢筋位置,保证结构质量。
后浇带、施工缝侧向钢质模具,可使后浇带的侧面形成锯齿形,保证了混凝土二次浇灌后的结合力。
后浇带、施工缝侧向钢质模具,可有效的节约木材。
钢模具,混凝土浇灌成型后可顺利拆出。
所述的上、下模具所开设的方孔,中间有钢筋穿过,由于通常工程中板筋直径不大于20mm,其方孔的长宽20×20mm。
本实用新型的后浇带、施工缝侧向钢质模具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质量方面:钢筋保护层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杜绝了漏浆现象。人工方面:可节省人工及工期。材料方面:一次投入多次使用,甚至多个工程上周转使用。环保方面:环境污染小,节省大量木材。
附图说明
附图为后浇带、施工缝侧向钢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后浇带、施工缝钢质模具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后浇带、施工缝侧向钢质模具,其结构是由上、中、下模具1、2、3件组成,在浇筑平面7上,所述的上、中、下模具1、2、3件侧立叠合后,通过长钢钉5,串入由其自身开设好的孔中,将1、2、3件连接紧固在一起,在相邻两组上中下模具间插入4号木模板,所述的上1、下2模具中间靠近中模板的立端面均开设有方孔,纵向钢筋可串插通过。
所述的上、中、下模具为钢模板。
所述的后靠平立模板为边角料加工制成的木模板。
所述的上、下模具所开设的方孔,中间有钢筋穿过,其方孔的长×宽为:20mm×20mm。
所述的方孔与钢筋间用发泡剂进行填充,保证砼不漏浆。
1、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绑扎→放线定位→安装模具→加固模具→打发泡剂→浇筑砼→拆除模具→清理模具下次使用。
2、操作要点
钢筋绑扎:钢筋绑扎横平竖直,间距分布均匀。
3、模具安装:在平板上弹出支模定位线,沿线安装上中下模具。后靠平立模板支设在上中下模具内侧面。在钢筋与方孔间空隙用发泡剂进行临时填充密闭。
4、拆模:在混凝土终凝后轻敲模具,达到松动效果。在混凝土强度达1.2MPa后拆除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烟闸门及通风口修饰面板的转轴结构
- 下一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