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5745.3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9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卢金春;密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42;H01R13/74;H01R25/00;H01R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3153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连接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连接器大体由一体式盖子、支架、铁壳、端子组、铆钉及胶芯等部件组成,传统结构采用一体式盖子组装,端子插板端与胶芯平齐,在焊接时出现浮锡情况并导致胶芯被烧焦。一体式的盖子会出现大面积的平面结构状态,使得模具成型难度增加,盖子极易变形;另盖子容易翘起对产品外观也影响较大。传统支架与卡板鱼叉采用圆孔配合,此举将无法实现准确定位,卡板鱼叉极易扭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连接器,以克服现有产品结构不牢固、端子及卡板鱼叉容易变形、不便于生产、在焊接PCB板过程中经常烧坏胶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层连接器,包括上盖、底盖、端子、左支架、右支架、上胶芯、底胶芯、卡板鱼叉、四方铆钉及铁壳,端子底部插入到底胶芯的胶芯pin孔内,端子底部与底胶芯固定槽接触,接触后将底盖装入底胶芯对应位置内,经过机器压入的底盖伸出块与端子顶部配合,底盖卡点与底胶芯限位槽配合;再将端子上部插入对应的上胶芯中的胶芯pin孔内,端子底部与上胶芯固定槽接触,端子限位块与上胶芯限位平面接触,将上盖插入上胶芯内,上盖卡点与上胶芯限位槽配合,上盖伸出块与端子顶部接触,上盖限位块与上胶芯限位块配合。将支架孔与胶芯孔对齐,将四方铆钉穿过支架孔、胶芯孔及铁壳孔,通过支架档块实现定位,铆好的同时支架伸出块与上盖限位平面接触,支架伸出块可控制上盖的前后及上下位置。卡板鱼叉通过其自身的方孔与支架凸块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层连接器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双层式结构,部件连接紧固;上盖限位块与上胶芯限位块配合可解决上盖的上下翘起及不平整的问题;支架凸块与卡板鱼叉方孔的配合可完全克服鱼叉的旋转,从而使卡板鱼叉在组装过程不易变形;上盖及底盖的伸出块使端子不被顶而变形并且保证了端子下板的共线度;上盖及底胶芯贴PCB板部位的两件式取代了传统盖子一件式,缩小了上盖子的平面尺寸,从而降低了模具的精度要求,使得产品非常便于生产;与PCB焊接时,其贴板部分中间有挖空让位,可防止波峰焊时烧坏胶芯。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连接器的分解的结构部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连接器的分解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连接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
1、上盖;1-1、上盖卡点;1-2、上盖限位平面;1-3、上盖限位块;1-4、上盖伸出块;2、底盖;2-1、底盖卡点;2-2、底盖伸出块;3、端子;3-1、端子限位块;3-2、端子限位平面;4、左支架;5、右支架;6、上胶芯;6-1、上胶芯固定槽;6-2、上胶芯限位块;6-3、上胶芯限位槽;6-4、上胶芯限位平面;6-5、上胶芯孔;7、底胶芯;7-1、底胶芯固定槽;7-2、底胶芯限位槽;7-3、底胶芯孔;8、卡板鱼叉;9、四方铆钉;10、铁壳;10-1、铁壳孔;11、支架挡块;12、支架凸块;13、支架伸出块;14、支架孔;15、底胶芯pin孔;16、底胶芯贴PCB板部分;17、端子加强筋;18、上连接器部分;19、底连接器部分;20、上胶芯pin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炊事采暖两用煤炉
- 下一篇:可再使用的散热器附着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