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纸张保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5955.2 | 申请日: | 200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2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杜振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F9/00 | 分类号: | B42F9/00;B42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葵涌嘉庆路5***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张 保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备有种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纸张保持机构,以及配备有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保持装置已经出现多时。其中一种的纸张保持机构配备有一个基座及一个夹持件,该夹持件与基座连接,并能环绕一条枢转轴相对于该基座作枢转运动。这种纸张保持机构配备有弹簧件,将该夹持件偏压向一个闭合位置,以使该夹持件的压纸杆与该基座互相接触。使用者可逆着弹簧件的偏压力,使夹持件枢转运动至一个开放位置,以便放入或抽出纸张。
然而,在使用这种已有的纸张保持机构时,使用者必须以一只手握持夹持件,而以另一只手移动纸张。这对手部受伤或有伤残的人仕而言,是极不方便的。
实用新型内容
因而,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备有纸张保持机构的纸张保持装置,或至少向公众提供一种有用的替换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纸张保持装置,包括基材及与该基材相连接的纸张保持机构,该纸张保持机构包括基座及夹持件,其中该夹持件包括夹纸部分,该夹持件与该基座相连结,该夹持件可环绕一枢转轴相对于该基座枢转运动,而该夹持件是被偏压向一个该夹纸部分与该基座互相接触的闭合位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维持机构,可将该夹持件维持于一个稳定的、该夹纸部分不接触该基座的第一开放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维持机构可将该夹持件维持于一个稳定的、该夹纸部分不接触该基座的开放位置,使用者毋须握持夹持件,而仍能移动纸张,方便手部受伤或有伤残的人仕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透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为透视图,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纸张保持机构用于书写板上,其中该机构处于闭夹状态;
图2为图1所示的书写板处于开夹状态的透视图;
图3为透视图,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纸张保持机构用于文件夹中,其中该机构处于闭夹状态;
图4为图3所示的文件夹处于开夹状态的透视图;
图5A为图1及图3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底视图;
图5B为图5A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前视图;
图5C为图5A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顶视图;
图5D为图5B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右侧视图;
图5E为图5B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左侧视图;
图6为图5C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分解顶部透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装嵌后的顶部透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底部透视图;
图9为图7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处于开夹状态的顶部透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底部透视图;
图11为图9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另一顶部透视图;
图12A为图9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前视图;
图12B为图12A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顶视图;
图13A为图7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基座的底视图;
图13B为图13A所示的基座的前视图;
图13C为图13A所示的基座的顶视图;
图13D为图13B所示的基座的右侧视图;
图13E为图13B所示的基座的左侧视图;
图14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底视图,其中该机构处于处于闭夹状态;
图14B为图14A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前视图;
图14C为图14A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顶视图;
图14D为图14B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右侧视图;
图14E为图14B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左侧视图;
图15为图14C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顶部透视图;
图16为图15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底部透视图;
图17为图15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顶部透视图,其中该机构处于开夹状态;
图18为图17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底部透视图;
图19为图17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另一顶部透视图;
图20为图19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顶部透视图,其中该夹持件处于另一开夹状态;
图21A为图15所示的纸张保持机构的基座的底视图;
图21B为图21A所示的基座的前视图;
图21C为图21A所示的基座的顶视图;
图21D为图21C所示的基座的右侧视图;
图21E为图21C所示的基座的左侧视图;和
图22为图21C所示的基座的放大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未经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股骨头置换关节类假体
- 下一篇:单针床引塔夏电脑横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