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化放射摄影自动跟踪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6745.5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76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韵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H05G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必浩得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关松寿 |
地址: | 518034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放射 摄影 自动 跟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R(DigitalRadiography,数字化放射摄影)自动跟踪系统。
背景技术
DR摄影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球管、球管吊架、立柱、高压发生器、DR探测器、影像工作采集站。球管吊架安装在天轨上,下端固定球管,球管根据病人和所摄影部位需要在电机的带动下作上下垂直运动;立柱安装在地面上,用于固定DR探测器,DR探测器根据病人和所摄影部位需要在电机的带动下作上下垂直运动。高压发生器则主要为球管提供设定的参数的高压,使球管发出所需剂量的X射线。影像工作站把DR探测器采集图像信号重建成一幅图像。
要对病人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摄影时,放射医生根据病人身高和部位调整立柱上的DR探测器的高度。再打开球管上束光器的指示开关。调整球管的高度,使指示灯十字中心线指向要摄影的中心区(对中),然后按下高压发生器的曝光按钮,让球管产生X射线。X射线穿过病人需摄影部位后由DR探测器把记载病人信息的X射线转化成电信号。由影像工作站把电信号重建成一幅病人身体部位的图像,供医生诊断,并可把图像打印或刻录成光盘保存。现有的对中方式通过按动球管的升降按钮,目测指示灯十字线中心对准所摄影部位,球管和DR探测器的上下垂直运动互不相关,由此产生以下问题:
a)由于目测指示灯十字线,所以每次操作存在误差,图像的中心点不一定是需拍摄部位的中心点;
b)由于医生先在DR探测器前摆好病人位置后,再调整球管的位置高度,这样需很长时间,既影响诊断拍摄数量,同时也增加医生的工作量;
c)由于很难保证球管与DR探测器对准,导致图像均匀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字化放射摄影自动跟踪系统,克服现有技术数字化放射摄影系统需依靠目测确定拍摄部位中心点的缺陷,以及球管与DR探测器很难对准,导致图像均匀性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数字化放射摄影自动跟踪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第一编码器模块和第二编码器模块、控制器模块、第一电机驱动模块和第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第一编码器模块和第二编码器模块、所述控制器模块、第一电机驱动模块和第二电机驱动模块相连,第一编码器模块和第二编码器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机驱动模块和第二电机驱动模块相连,所述电源模块为第一编码器模块和第二编码器模块、所述控制器模块、第一电机驱动模块和第二电机驱动模块提供直流电压,第一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立柱电机的转动,第二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球管吊架电机的转动,第一编码器模块根据立柱电机的转动将第一脉冲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器模块,第二编码器模块根据球管吊架电机的转动将第二脉冲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器模块,所述控制器模块根据输入命令信号向第一电机驱动模块输出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脉冲信号数与第二脉冲信号数的比较向第二电机驱动模块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的数字化放射摄影自动跟踪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模块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和与其相连的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数字化放射摄影自动跟踪系统使用触摸屏作为显示和命令输入装置,使操作更直观;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控制中心,防止变频干扰,便于系统升级;使用编码器采集DR探测器和球管的运动位置信息,使电路稳定,故障降低,自动对中准确无误;使用本实用新型数字化放射摄影自动跟踪系统可以缩短数字化放射摄影的操作时间,减轻医生工作量,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数字化放射摄影自动跟踪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数字化放射摄影自动跟踪系统及其所控制的电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韵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韵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67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按键灯控制装置
- 下一篇:供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