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肝脏硬度计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20199573.7 申请日: 2007-12-20
公开(公告)号: CN201271241Y 公开(公告)日: 2009-07-15
发明(设计)人: 温增庆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主分类号: A61B5/00 分类号: A61B5/00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雷绍宁
地址: 200433上海市杨浦***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肝脏 硬度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肝脏硬化程度的肝脏硬度计。

背景技术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的晚期病变,是一种慢性、弥漫性肝纤维化,同时有肝实质结节状再生,从而引起肝小叶和血管结构改变,导致门静脉高压的疾病。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肝硬化与肝纤维化的相同点是二者均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不同点是肝硬化时肝小叶破坏后形成假小叶,而纤维化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硬化不可恢复,而肝纤维化病因去除后可完全恢复。肝硬化必需经过肝纤维化,二者是肝疾病的不同阶段,实质上二者无明确的界限。

目前肝纤维化的病理分级标准如下:

S0级:无纤维化。

S1级:为门管区扩大伴纤维增生。

S2级:为门管区周围纤维化或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保留。

S3级:纤维化伴肝小叶结构紊乱,无肝硬化。

S4级:为重度纤维化或肯定的肝硬化。

目前肝硬化程度的诊断还无量化指标,判断有无肝硬化有以下几种方法:

1、病理检查诊断肝硬化:肝脏明显变小,硬度增加;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被假小叶取代,再生结节形成。这是目前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

2、影像学诊断肝硬化:B超、CT,MRI(磁共振)、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检查显示肝硬化征象(典型征象如肝脏萎缩变小、边缘不光滑等)。

3、临床表现诊断肝硬化:(1)门脉高压表现: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痔核形成,腹水出现,腹壁静脉曲张。(2)肝功能不全体征:消瘦乏力,皮肤干燥,色素沉积,面色灰暗,口角炎,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增大,睾丸萎缩,性欲减退;腹水;肝性脑病等。

4、实验检查诊断肝硬化:(1)肝功能化验: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酞酶(r一GT)、胆红素升高。(2)血常规化验:程度不等的贫血,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其他血液化验指标:如血清胆固醇酯减少、胆碱酯酶减少;肝脏的清除试验异常;反映肝纤维化的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层粘蛋白等异常。

目前国际上虽无肝硬化分级,但有通用的肝功能储备评价方法,即Child--Pugh分级法(具体见下表)。它通过5项指标计分把肝脏功能分为A、B、C三级。其中A级为5~6分;B级为7~9分;C级为10~15分。虽然Child--Pugh分级法计分复杂、也难于精确,但目前它对指导治疗、判断药物疗效和疾病预后,仍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如该法用于手术前风险程度的评价时,若患者的肝功能评价为C级时,则风险巨大,应该禁止手术。

Child--Pugh计分表

从上面的介绍可知,肝脏硬化的诊断有许多方法,不管使用临床表现诊断肝硬化或是肝功能诊断肝硬化,它们的最大缺陷是诊断参数多、无明确的量化诊断数值、对肝脏硬化程度难于统一、可比性差等。

而临床诊断上面临的困难是:肝硬化的程度与肝功能的损伤程度不成正比,如患者有明显肝硬化时,其肝功能仍可正常,也即肝硬化在前而功能改变在后。故肝脏疾病的早期,若用以上肝功能评价方法来指导诊治,则势必耽误患者的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直接测定肝脏硬度的仪器,它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表达肝脏的硬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肝脏硬度计,包括一水果硬度计,所述水果硬度计包括表和压头,还包括一根测量针和一个套管,所述测量针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水果硬度计的压头上,所述套管套在测量针的外面。

在使用时,先用套管穿透肝脏包膜,然后持表,使与压头相连的测量针插入肝脏组织内一定长度,在表上就可以显示出肝脏的硬度数值。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能精确、直接地测量出肝脏组织的硬度。该仪器在临床上、肝脏手术中、病理分析、科学研究等方面均有实际意义。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诊断参数多、只能定性判断、无明确量化数值的缺陷,为制定统一的肝硬化量化标准提供了技术手段。

优选地,所述测量针的长度大于套管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测量针的下端为平头,所述套管的下端为尖头。

优选地,所述测量针的上端设有凸头部,凸头部上设有连接凹槽,所述水果硬度计的压头插入在连接凹槽中。测量针便于脱卸,可根据所测组织种类不同而更换测量针的粗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95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