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叶压缩机的油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9591.5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89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银;姚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8/344 | 分类号: | F04C18/344;F04C29/0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更具体地说,涉及双工作腔旋叶式压缩机的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用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旋叶压缩机中,装有多个叶片的转子由主轴带动在汽缸体中旋转,汽缸体设于压缩机外壳内且汽缸体的内腔表面为近似椭圆形状,转子将汽缸体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工作腔,通过叶片的旋转,由叶片分隔成的空间形成了体积由小到大、再到小的循环变化的压缩腔,从吸气口吸入到压缩腔中的制冷气体被压缩并从排气口排放出去。
图1是这种传统旋叶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而图2是沿图1中线A-A的剖视图。图3是拆除外壳后油分离器的端面视图。图4是拆除外壳和油分离器后的后端盖的端面视图。
该传统的旋叶压缩机外形由一个端部开口的外壳11和安装到此开口侧的前盖12形成。在外壳11中,带有内腔143为基本椭圆形的汽缸体14设置于前端盖13和后端盖15之间,装有多个叶片26的转子27可旋转地设置在汽缸体14中。
带动转子27整体旋转的主轴18穿过前端盖13延伸。它的前端部分延伸到压缩机前盖12端壁上的唇形轴封19之外,而其后端部分由后端盖15支撑。在主轴的前端安装了装有皮带轮10的电磁离合器16,从而可接受来自发动机(未示出)的曲轴皮带轮的扭矩,使得主轴带动其上的叶片旋转。
从汽缸体14两侧排气孔144和145排出的高压油气混合气体,经过安装在汽缸体外侧(排气孔对应位置)扁位平面上排气阀片24、限位板23,然后经过后端盖15两排气孔151和152及通道153和154汇集到孔155,再进入油分离器17,在油分离器中,高压气体撞向金属滤网170,在金属滤网阻尼作用下,润滑油凝聚流到外壳油池111,制冷剂分离成高压气流向外壳排气腔113,经排气口112进入空调系统,从而实现油气分离。
上述压缩机结构中,利用金属滤网来进行油气分离,其结构简单,但由于金属滤网安装在排气通道上,排气阻力增大,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大,制冷量降低。此外,由于通过滤网网孔大小来控制润滑油分离,网孔过小,排气阻力增大;网孔过大,油分离效果差。所以油分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更加有效实现油气分离的油分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叶压缩机的油分离器,接收由汽缸体排出的高压油气混合气体,该油分离器包括:数个排气通道,分别接收由汽缸体排出的高压油气混合气体,所述数个排气通道汇聚成一个出气口;空腔,所述出气口连通到所述空腔并与空腔表面相切,所述出气口连通到空腔的位置偏离于空腔的中心线,空腔的最下部具有出油孔,与外壳内腔相连通;导油棒,安装于所述空腔中,该导油棒为有台阶的圆柱体,导油棒的上端与空腔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导油棒的表面引导通过出气口进入的高压油气混合气体沿空腔内壁旋转并向下移动排出所述油分离器。
根据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空腔是小锥度的圆锥体空腔,该圆锥体空腔垂直放置且保持小端在下部;所述导油棒的上端与圆锥体空腔大端圆柱面通过过盈配合固定。
根据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空腔是圆柱体空腔;所述导油棒的上端与圆柱体空腔上端圆柱面通过过盈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较大质量的油颗粒分离到圆锥体内壁上并凝结成油滴,沿圆锥体内壁下移,通过小孔,滴到外壳的油池中。而制冷剂气体通过导油棒的中孔排出油分离器部件,进入外壳排气空腔,并通过外壳上的排气口排出压缩机。这就实现了油气分离。从而提高了油气分离效果,降低了排气阻力,提高了压缩机COP(制冷量与功率消耗比值)值。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传统旋叶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线A-A的剖视图。
图3是拆除外壳后油分离器的端面视图。
图4是拆除外壳和油分离器后的后端盖的端面视图。
图5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油分离器的旋叶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油分离器的左端面视图。
图7是图5中沿油分离器的A-A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另一油分离器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5-7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5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油分离器的旋叶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图6是油分离器的左端面视图。图7是图5中沿油分离器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9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松紧带结构
- 下一篇:单管与马鞍式管体座输液袋配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