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9963.4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97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明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316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明治 玻璃钢 防腐 保温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防腐保温管,尤其是利用玻璃钢做外壳与防腐内胆组成,中间填加保温层的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玻璃钢管道大多是玻璃钢单用或玻璃钢内衬防腐内胆,需要做管道保温时,只好在管道的外面再做一保温层和防护膜。这样的保温管道,不但增加多道生产工序浪费人力物力,还由于外保温层坚韧度不足,在工程施工中很容易破损丧失保温功能。即便不破损,其保温层的保护外膜也很容易老化,特别是在室外暴露的环境中。大大降低管道保温层的使用寿命,其使用和经济价值受到极大的影响,增大了保温所需能源消耗和维修维护费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管道使用和能源消耗大国来说,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不容忽视的。可直接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速度,更增大了节能减排压力。因此,研究开发新型防腐蚀、坚硬抗破损、高效保温的多功能玻璃钢管势在必行,基于此点提出本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由玻璃钢外壳、防腐内胆与中间保温层三大部分组成的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其既具传统玻璃钢管或玻璃钢保温防腐管优秀功能,又能提高保温外保护层强度和保温性能,减少生产成本、使用能源损失和维修维护费用。它克服了普通玻璃钢管道不保温易被腐蚀的不足,以及保温防腐玻璃钢复合管生产工序复杂,保温外膜易破损丧失保温功能的弊病,通过玻璃钢外壳、防腐保温内胆及保温中间夹层的三明治式有机组合,从而减少管道生产加工程序,增强了保温外壳的抗破损能力,节省大量使用中的能源消耗和维修维护费用。为各种管道输送工程提供更为实用、高效保温节能、抗损坏老化变性的高品质玻璃钢复合管道产品。为人类节能环保事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用质地坚硬的玻璃钢材料做外壳,内层用不锈钢或搪瓷等防腐材料做内胆,内外层中间则用高效的保温材料来填充,共同组成新型高性能的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的玻璃钢外壳部分,在内壁上设置支撑筋或支撑环,与内层防腐管相连接,以支撑固定内层防腐管;防腐内胆通过外壳的内加强筋或支撑环与玻璃钢外壳主体连接固定,两端点长出外壳和保温层,与其它管件连接;中间保温层由高性能保温材料和干燥剂组成,填充在玻璃钢外壳与防腐内胆中间,两端点严格密封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玻璃钢外壳内带加强筋形式的结构示图。
图2是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玻璃钢外壳内置支撑环形式的结构示图。
图3是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总装配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的基本构造由玻璃钢外壳、不锈钢或搪瓷内胆和中间保温填充材料三大部分有机结合而成。其中玻璃钢外壳分内设加强筋或内设支撑环两种类型;内层防腐管通过外壳的内筋或支撑环悬空固定,中间填充高性能保温材料和干燥剂后两端点严格密封。
在图1中,1、为玻璃钢外壳2、为内加强筋
在图2中,1、为玻璃钢外壳3、为内支撑环主体
在图3中,1、为玻璃钢外壳4、为内防腐管5、为中间填充保温材料和干燥剂
整个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由玻璃钢外壳、不锈钢或搪瓷内胆和中间保温填充材料三大部分有机结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把玻璃钢外壳、不锈钢或搪瓷内胆和中间保温填充材料三部分有机结合成三明治式玻璃钢防腐保温管,改变了原有单纯玻璃钢管应用功能限制,也降低了玻璃钢防腐保温复合管外保温层容易损坏和变性的可能,减少了加工工序,节省了外保温层所需的外防护膜。使用中节约能源消耗和维护维修费用。为各种管道工程施工提供了良好的管道产品,为人们所乐于接受。
2、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功能强大、节能环保、造价不高。
3、本实用新型可制成不同规格尺寸,适用于各类管道工程安装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实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明,未经王文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9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