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悬挂通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254.3 | 申请日: | 200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6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鲁;罗仁全;于胜存;李战防;杨勇红;皇甫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机床厂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23/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0006***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配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油管的装置,是一种上悬挂通配器。
二、背景技术
目前,稠油热采双油管井口所采用的双层悬挂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上悬挂器与井口导流部装、密封部装以及外部工艺管连接部位,在生产中由于受到不同力的作用以及运输途中的原因,副管有“栽头”或错位现象;2、主、副管的位形关系由于受到井口空间的限制,给井口作业带来不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悬挂通配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结构简单,不仅具有油管悬挂功能,而且还具有导流和流相分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上悬挂通配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下端有能固定安装在井口套管大四通上的接头,沿壳体轴向上有贯穿壳体内部的主管孔和副管孔,主管孔内部形成主管导流腔,副管孔内部形成副管导流腔,在主管导流腔上部有上连接螺纹,在主管导流腔下部有下连接螺纹;在副管导流腔上部有副管上连接螺纹。
下面是对上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壳体侧面可有与主管导流腔相通的主管导流孔。
上述壳体侧面可有与副管导流腔相通的副管导流孔。
上述主管孔和副管孔可是偏心孔。
上述壳体底部可有能安装钢圈的槽体。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其不仅具有油管悬挂功能,而且还具有导流和流相分配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使井筒内的两柱油管实现了可分体作业,为简化井下作业修井程序内容、减少井下管柱系统无效提下、减少井下管柱系统损耗、延长井下管柱系统使用寿命、减少油田作业人员作业工作量、节约作业时间、增加油井生产时率提供了硬件保障。当实现井筒内的两柱油管分体作业后,井内留有一柱油管,对井下压力剧烈的油井来讲,可使井筒内保持压井循环通道,具备安全环保功效。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壳体,2为接头,3为主管孔,4为副管孔,5为主管导流孔,6为副管导流孔,7为槽体。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上悬挂通配器包括壳体1;地壳体1下端有能固定安装在井口套管大四通上的接头2,沿壳体1轴向上有贯穿壳体1内部的主管孔3和副管孔4,主管孔3内部形成主管导流腔,副管孔4内部形成副管导流腔,在主管导流腔上部有上连接螺纹,在主管导流腔下部有下连接螺纹;在副管导流腔上部有副管上连接螺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上悬挂通配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在壳体1的侧面有与主管导流腔相通的主管导流孔5。
如附图1所示,在壳体1侧面可有与副管导流腔相通的副管导流孔6。
如附图1所示,主管孔3和副管孔4是偏心孔。
如附图1所示,壳体1底部有能安装钢圈的槽体7。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机床厂,未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机床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溉控制器
- 下一篇:可获得目标位置信息的相干激光测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