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进行水处理的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340.4 | 申请日: | 200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9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亮;张慧林;吴宗策;金焱;蔡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时代汇通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44;C02F1/52;C02F5/00;C02F1/2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50018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复合 反渗透 进行 水处理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的净化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进行水处理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膜是一种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才可以通过膜表面,从而可去除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因此反渗透技术以其新型、高效、节能的分离技术在水及液体分离域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在海水淡化、中水回用、微污染地表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普通反渗透膜在使用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是困拢反渗透实际使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我国所使用的自来水水源来自于河道、湖泊或水库,因河道、湖泊或水库的水中溶解氧(DO)含量高,含磷、氮等富营养物质多,水的TOC、COD、BOD值较高,气温、水温较高等特点,水中微生物种类多,繁殖快,在采用反渗透膜过滤时容易导致反渗透膜被微生物污染。同时微生物在反渗透膜表面的吸附和繁殖会导致反渗透表面的污堵,这种污堵往往采用清洗等手段依然是不可回复的,并且导致反渗透产水中存有微生物。因此目前将反渗透膜技术应用于水处理中,需要对进入反渗透系统之前水源进行非常好的预处理。现有的方法是建立在消毒、絮凝、澄清和介质过滤之上的多级处理,即使采取上述手段后对反渗透膜还是存在非常高的潜在污染。为维持水处理系统的产水量和水处理后的要求,致使反渗透膜必须频繁定期进行清洗。同时目前大多数反渗透膜元件供应商对进水中的游离氯有苛刻的要求,要求游离氯含量要<0.1mg/L,否则将会破坏渗透膜膜片结构,因此一些水处理系统设计为达到这一进水要求还需用还原剂还原水中余氯,或在反渗透系统前设置活性炭过滤器吸附水中余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进行水处理的处理装置。通过将抗氧化的反渗透膜,应用在水处理中,使得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步骤更加简化,处理装置更加简单,提高了反渗透系统使用周期和水处理效果好,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一种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进行水处理的处理装置:包括需净化水的储水罐1,其特点是:储水罐1通过管道2与多介质过滤罐3相连接,在管道2上连接有水泵4和絮凝剂投放器5;多介质过滤罐3通过管道6与静态混合器9连接,在管道6上连接有次氯酸钠投放器8和阻垢剂投放器18,静态混合器9通过管道与保安过滤器7连接,保安过滤器7通过管道10与内有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的过滤装置11相连接,在管道10上连接有高压泵12,内有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的过滤装置11通过管道与活性碳过滤器14相连接,在活性碳过滤器14上还连接有输出管道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处理中所采用的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代替现有渗透膜,因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具有的耐氯能力26000ppm/hrs,即在氯浓度为0.5mg/L条件下可长期稳定运行6年。通过利用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极强的耐氯能力,在需净化的水中加入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在水中形成次氯酸,因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并且次氯酸在透过反渗透膜时会对产水侧进行消毒,减少了反渗透膜不可逆污染和苛刻的化学清洗和消毒要求,可延长渗透膜使用寿命,使得反渗透系统受微生物污染几率大大降低,延长清洗周期。同时抗氧化渗透膜的应用,不仅省略了现有技术中为吸附余氯而投入的还原剂或活性炭过滤器工序,而且次氯酸钠的投加,可以替代现有水处理工艺中用作吸附有机物,胶体有机硅类物质的活性炭过滤器。这样即简化了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节省了设备投入、设备维护费用和占地面积,又提高了反渗透系统的使用周期和水处理效果好。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净化水的储水罐1可以为储水池、河流、湖泊或自流水管,需净化水可以为河水,地表水或海水,储水罐1通过管道2与多介质过滤罐3连接,所述的管道可以为水渠或水管,多介质过滤罐3中的介质可为石英砂、无烟煤或锰砂等滤料,为保证储水罐1内的水能流入多介质过滤罐3,在管道2上连接有水泵4,同时为使净化水中的水中悬浮固体粒子和金属离子生成沉淀,在管道2上还连有絮凝剂投放器5;需净化水中的水中悬浮的固体粒子和金属离子与絮凝剂反应后形成的沉淀经多介质过滤罐3过滤后通过管道6与静态混合器9相连接,在连接多介质过滤罐3和静态混合器9的管道6上连接次氯酸钠投放器8和阻垢剂投放器18,通过静态混合器9将混入需净化水的次氯酸钠混合离解,次氯酸钠在需净化水中离解为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静态混合器9通过管道与保安过滤器7连接,通过保安过滤器7对需净化水经行二次过滤,保安过滤器7通过管道10与内有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的过滤装置11相连接,因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须克服反渗透膜的渗透压才能达到过滤效果,所以在管道10上连接高压泵12,通过内有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的装置11中的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将需净化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和病毒进行过滤。同时添加在需净化水中的次氯酸钠在静态混合器9内充分混合离解后离解出次氯酸,通过次氯酸对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表面过滤过程中附着的微生物进行控制和灭杀,加入量以游离氯的含量不超过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的耐氯能力26000ppm/hrs为上限,并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通过内有耐氧化复合反渗透膜的过滤器11过滤后的净化水通过管道与活性碳过滤器14相连接,通过活性炭过滤器14去除净化水中余氯,使净化水最终达到使用要求,经活性碳过滤器14过滤后可通过输出管道15供给使用用户。根据使用客户的不同,可以对去除余氯的活性炭过滤器14进行调整,使净化后水中的余氯达到客户的使用要求。也可在输出管道15上设置保安过滤器17,对活性炭过滤器14内漏出的活性炭粉末进一步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时代汇通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阳时代汇通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3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转发系统
- 下一篇:多孔道蜂巢状吸附转轮的水洗再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