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水保养土壤植物栽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558.X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2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尹桂英;刘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桂英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1***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养 土壤 植物 栽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植物栽培的保水保养土壤植物栽培器,特别是一种用于干旱少雨、沙漠化、荒漠化严重地区的保水保养土壤植物栽培器。
背景技术
在栽培植物时,浇水和施肥一般都是把水和肥料施放在植土的表面,渗透到土壤内部以后由植物的根须吸收。这种方法受到地表水分蒸发和土地流失的影响,使得肥料和水分大大的浪费。特别是在一些缺少雨水、土地贫瘠的干旱地区、沙漠边沿地区、荒漠地区、石岩地区,普通的种植方法植物的存活非常困难,但为了治理防止这些地区日益严重的沙漠化、荒漠化、石漠化的现象,又必须种植大量的植被,因此植物种植的存活率是治理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有一些用于保水栽培的方法和设备,如滴灌设备等,但普遍存在投资较大,使用起来费时费力费物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水保养效果好、结构较简单、使用方便的精细化节约型保水保养土壤植物栽培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培植管1,在培植管1下方设有营养包2,在培植管1和营养包2之间设有吸管盘3,在吸管盘3上设有吸管4和通气管5。在吸管4内设有吸芯10。在培植管1的管壁上设有孔6,在培植管1的管壁外设有保护膜7。在培植管1上方设有承隔盘8。通气管(5)的高度为培植管(1)高度的1/5~4/5。在营养包2上设有接口9。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操作容易,只需直接把植物栽种在培植管内上部后,与加入水分和肥料的营养包接通,再把组装的栽培器掩埋在所需种植的土地、沙砾、岩石等环境中,露出承隔盘,或者放置在支架上或所需的地方。即可让植物在预测的时间内不需施肥浇水,就能够存活生长,达到种植的目的。吸管可以从营养包内提取植物生长的水分和肥料,通气管可以保持培植管内的土壤不板结,防止植物烂根,并且可以将渗入的雨水和肥料回收到营养包内。因此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植物存活率高、节约资源等优点,可以用于干旱地区的植物种植或者园林植物种植等领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制作培植管1,培植管1可以制作成管状、腰鼓状、梯形、长方体等几何形状。在培植管1下方连接营养包2,营养包2内装入配制好的营养液(水和肥料),营养包2的大小可以根据所种植的植物大小、水分需求量来确定。在营养包2上带有接口9,可以连接用于补充营养液的水管。营养包2可制作为一次性和重复补充营养液的营养包2,也可以制作成同时安装有多个培植管1的营养包2。在培植管1和营养包2之间安装吸管盘3,在吸管盘3上安装有吸管4和通气管5,吸管4用于将营养包2内的营养液吸到培植管1内,在吸管4内还可以装入吸芯10,吸芯10采用吸水性能好的棉花、丝、化学纤维、塑胶等材料制作。通气管5的作用是保持土壤的疏松,不板结,经申请人试验,如果在吸管盘3上制作通气孔而不采用通气管5,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培植管1内的土壤会慢慢下沉,最后板结,导致培植的植物烂根。采用通气管5代替通气孔后,通过通气管5对土壤有一定支撑作用,而且通气管5的管口不易被堵塞,透气性能更好。经申请人试验,通气管5的高度为培植管1高度的1/5~4/5,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制作培植管1,在培植管1下方连接营养包2,营养包2内装入配制好的营养液(水和肥料),在培植管1和营养包2之间安装吸管盘3,在吸管盘3上安装有吸管4和通气管5,吸管4用于将营养包2内的营养液吸到培植管1内,在吸管4内还可以装入吸芯10。在培植管1的管壁上制作网状的孔6,在培植管1的管壁外包裹一层保护膜7,保护膜7采用易穿透的塑料薄膜,粘土层,培植的植物生长一定时间后可以通过网状的孔6将根须穿入栽培地的土壤、沙地、石漠地中,起到防沙漠化、石漠化、荒漠化的作用。在培植管1上方安装承隔盘8,可以承接植物的落叶枯枝,自然降水以及人工的浇水施肥,并能隔阻其它植物的生长。承隔盘8的大小和形状根据所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自然条件定为圆盘、半圆盘、漏斗等几何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桂英,未经尹桂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5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型内芯组合式浇铸模具
- 下一篇:一种导尿管表面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