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端面锚垫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951.9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80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居章;尹海宜;黄献才;秦超;莫天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威尔姆预应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6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面 垫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预应力锚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锚垫板。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锚垫板一般是由一个正方形端面与一锥形筒体连接构成,在正方形端面的四角和锥形筒之间设置加强筋来提高锚垫板的整体强度。这种结构的锚垫板通过有限元分析后,发现锚垫板锚下应力很大,应力分散效果差,而且其体积大,用料多,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优化,更加有利于锚下应力分散,体积小,用料少,进一步节能降耗的圆端面锚垫板。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包括有一内部有通孔的锚垫板,所述的锚垫板是端面为圆形的锥体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锚垫板锥底承台的台面A可为锥面,该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10°~20°;在承台面以上的锚垫板外壁上至少可设有一个台阶,台阶处构成承压面,该承压面可以是平面;所述锚垫板内部通孔的锥度可为0°~6°;所述锥体结构锚垫板的锥身壁厚可为8~3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在锚垫板的外壁上设置多层承压面,用于分散锚下应力,使锚下应力传递更加稳定均匀,改善锚头的整体应力状态。2、锚垫板呈端面为圆形的锥体结构,与原有的方形端面锚垫板相比,外形尺寸缩小,重量减轻了20%,既便于施工安装,又能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显著。3、锥身的厚度增加至8~35mm,提高了锚垫板的整体强度,使其可以直接承受更大的压力,增加了锚垫板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4是附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包括有锚垫板1。
所述的锚垫板1是端面为圆形的锥体结构。
所述锚垫板1锥底承台的台面A为锥面,该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10°~20°,所述锥底承台的高度δ1为6~30mm。
在承台面A以上的锚垫板1外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台阶,台阶处构成承压面C,该承压面C为平面。
所述锚垫板1内部通孔的锥度γ为0°~6°。
所述锥体结构锚垫板1的锥身壁厚δ2为8~35mm。
在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锚垫板1是一内部有通孔端面为圆形整体铸造成型的锥体结构,在锥形锚垫板1的外壁上锥顶以下2.5cm处设有一个二级承压凸台,该凸台上下面与锥形锚垫板的中心线垂直。在凸台下方设有一层承压面C,该承压面C为平面,在制造过程中,根据需要,承压面可以增加到10层。锚垫板1的锥底为承台,该承台的台面A为锥面,该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15°。承台的高度δ1为6mm。在锚垫板1的内部有一锥度γ为3°的通孔。在锚垫板1锥底承台内设有一个高度为3mm的用于安装锚板的圆形承载台阶,该承载台阶在必要时可增加到4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换,在锚垫板的锥底上可分布有6~8个M8~M16的螺钉孔,这些螺钉孔中的任意一个与直径为φ20~φ24的锥底的弯曲孔呈30°或22.5°夹角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威尔姆预应力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威尔姆预应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9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装便携式羽毛球网架
- 下一篇:手术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