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层析柱有效
申请号: | 200720201107.8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7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援虎;周岚;黄筑艳;刘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G01N30/6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50002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层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实验器材,特别是用于分离化学产物以及天然产物的一种新型层析柱。
背景技术
目前,化学产物或天然产物的分离,主要是利用常压和减压层析柱。常压层析柱的连接口密封性能较差,与加液球连接使用时易漏液;在用常压层析柱洗脱时,由于其柱体内部压力不足,而只能使用粗硅胶,并且洗脱耗费的时间较长而最终效果却较差。在使用减压层析柱时,需要用水泵抽气,操作较为繁琐,并且抽气时会产生不稳定的吸力,容易造成溶液的不均匀洗脱,而使析出的溶液比例失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层析柱。这种新型层析柱的密封性较好,不会漏液,操作较为简便,能方便地控制溶液流速,内部压力较强,并且洗脱时间较短,效果较好,析出的溶液比例较为均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柱体1,柱体1上端部的连接口2是标准磨砂口,在柱体1的下端部设有一体连接的滴液管3,在滴液管3内设有聚四氟乙烯活塞4。
上述的新型层析柱中,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活塞4是由设在滴液管3内的塞子5、固定在塞子5一侧的旋转杆6、连接塞子5另一侧的螺杆10和固定螺母7构成;在塞子5中部开有滴液通孔8。
前述的新型层析柱中,在柱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倒钩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柱体上端部的连接口制作成标准磨砂口,这样使得其与加液球或加压装置连接使用时密封性较好,不会产生漏液的现象。此外,本实用新型在柱体的外表面上装有倒钩,可用绳索或橡皮筋等物通过此倒钩与加液球或加压装置紧密相连,因此柱体内部能承受较强的压力,使得溶液能在强压的作用下通过薄层硅胶析出,并且洗脱耗费时间较短而最终效果也较好。再就是,操作者能通过安装在滴液管内的聚四氟乙烯活塞方便地控制溶液的流速,操作较为简便,由于溶液是在柱体内部均匀的压力作用下流动,使得析出的溶液比例较为均匀,且聚四氟乙烯活塞具有不易碎、不漏氯仿、乙酸乙酯等具腐蚀性液体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口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聚四氟乙烯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的标记为:1-柱体,2-连接口,3-滴液管,4-聚四氟乙烯活塞,5-塞子,6-旋转杆,7-固定螺母,8-滴液通孔,9-倒钩,10-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它包括现有层析柱的柱体1,将柱体1上端部的连接口2制作成标准磨砂口,即将连接口2的内壁制作成磨砂面,在柱体1的下端部一体连接制作一根滴液管3,在滴液管3内安装一个聚四氟乙烯活塞4;聚四氟乙烯活塞4是可以由塞子5、旋转杆6、螺杆10、固定螺母7构成,将塞子5安装在滴液管3内,将旋转杆6固定安装在塞子5的一侧,将塞子5的另一侧与安装在滴液管3内的螺杆10连接,再将螺杆10与安装在滴液管3外的固定螺母7连接,使得聚四氟乙烯活塞4固定安装在滴液管3上,在塞子5中部开一个滴液通孔8,滴液通孔8将滴液管3的上下两段连通,使得溶液可以通过滴液通孔8流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与加液球或加压装置更加紧密地连接,可在柱体1的外表面上安装两个倒钩9。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洗脱时,先转动旋转杆6,使得滴液通孔8与滴液管3完全错开,向柱体1内填充材料,再将连接口2与加液球或加压装置连接,并用绳索或橡皮筋等物将倒钩9与加液球或加压装置拴紧,转动旋转杆6,使得滴液通孔8与滴液管3部分或完全重合(根据操作者对溶液流速的需求调节),即可对化学产物或天然产物快速、简便、高效地进行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未经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儿车车座安装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压缩机壳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