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可燃性固体物料自燃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1202.8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5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包崇爱;邓超;田兆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G3/00 | 分类号: | B65G3/00;F16L41/00;C01B3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可燃性 固体 物料 自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可燃性固体物料堆放过程中自燃的装置。
技术背景:
在炭素制品生产和涉及燃料的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可燃性固体物料堆放的问题,在原料库堆放的过程中如果堆放厚度和时间不合适,就会因少量挥发物在堆放过厚的料堆内集聚、缓慢氧化发热自燃,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现有的原料库为了防止原料发生自燃,堆料厚度都一般都控制在6米左右,导致现有的原料库占地面积过大,而且过大的库容会增大天车运行负荷和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可燃性挥发物排出、预防可燃性固体物料自燃的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竖直放置的排气筒1,在排气筒1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排气孔2,在每个排气孔2上连接有开口向下的气体排出管3。
排气筒1的形状为空心的圆台、圆柱、棱台或棱柱体。
气体排出管3是由两块三角形连接板4和一块矩形连接板5相互焊接构成。
排气筒1的高度为9~12米。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可燃性固体物料堆放库的原料中放置排气筒,在排气筒上连接开口向下的气体排出管,这样就可使可燃性固体物料中的少量可燃性挥发物在未被氧化发热之前有效的通过开口向下的气体排出管流入到排气筒从物料堆中排出,消除物料堆发生自燃的安全隐患。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放置不但可增加可燃性固体物料的堆放厚度,提高原料库的容量,减小原料库占地面积;而且原料库面积的减小还可降低原料库内天车的造价和运行负荷,使生产达到安全和节能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排气筒1的形状为圆台或棱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气筒1的形状为圆柱或四棱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它是通过用钢板或不锈钢板制作一个排气筒1,排气筒1的形状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台、圆柱、棱台或棱柱体,排气筒1的长度一般优选9~12米,平均断面尺寸为400×500mm为宜;然后在排气筒1的桶壁上开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形或矩形的排气孔2,在具体制作时,排气孔2每隔1~2米为一层,每层的数量为2~6个,在每个圆形或矩形的排气孔2上焊接一个开口向下的气体排出管3,气体排出管3可以将圆管倾斜切断后焊接在圆形或矩形通的孔2上,但为方便在工厂加工生产,气体排出管3一般由两块三角形连接板4和一块矩形连接板5相互焊接而成。
在具体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按每50平方米一个,固定在可燃性固体原料库中,然后通过天车向可燃性固体原料库中堆放固体原料,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可使可燃性固体物料中的少量可燃性挥发物在未被氧化发热之前有效的通过开口向下的气体排出管3流入到排气筒1内从料堆中排出(如图中箭头所示),消除料堆发生自燃的安全隐患,这样就可使原料库的堆料厚度提高到9~11米,增大原料库的堆存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2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用复合型酚醛泡沫保温板材
- 下一篇:髋部骨折固定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