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撑托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1439.6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41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先觉;赵代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7B11/02 | 分类号: | B07B11/02;F16C1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7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托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支撑作用的旋转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支撑旋转盘类部件的托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设备中,常有可转动盘类部件以执行特定功能,比如用于粉体材料分级的风选机中的布料盘就是一个可转动盘类部件的典型应用:从进料口进入的粉体材料下落至布料盘上,在粉体材料下落的过程中布料盘始终保持旋转状态,最终使粉体材料沿布料盘的圆周均匀分布。为了使布料盘具有可旋转的功能,该布料盘通过沿布料盘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三个托轮支撑,三个托轮的其中两个为支撑托轮,其余一个为主动托轮。支撑托轮本身不带动力,其旋转依靠布料盘带动;主动托轮自身可旋转,布料盘通过主动托轮进行驱动。
支撑托轮和主动托轮均包括有轮体和轮轴组件,其中,轮体与布料盘接触并支撑在其下方,轮轴组件中设置有转轴,转轴与轮体同轴连接,故轮体通过转轴进行旋转。
三个托轮在安装时,对其转轴的轴心线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首先三个托轮的转轴的轴心线必须处于同一个平面,之后这三个托轮转轴的轴心线应交于一点并与布料盘的回转轴心线相交,此时轮体与被支撑的盘状部件接触良好。如果支撑托轮转轴的轴心线调整不当,就会影响布料盘运行的平稳性,严重时布料盘要发生堵转,部件磨损也会加大。
现有的技术是在轮轴组件与安装座之间设置调整装置来改变其轴心线的位置和角度,这种方法除了调整装置结构复杂难以在结构紧凑的场合安装外,调整精度也难以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心线可调的支撑托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支撑托轮,包括轮体和轮轴组件,轮轴组件中设置有与轮体同轴连接的转轴,其中,轮轴组件中设置有可对转轴的轴心线进行调节的调整装置。
进一步的是,轮轴组件包括外座套和套装在外座套中的内座套,内座套与外座套球面接触配合;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内座套中。
进一步的是,调整装置包括沿转轴周向均匀设置且中心线位于转轴同一横截面上的至少三个调整螺钉,调整螺钉分别沿转轴径向穿入外座套与外座套螺纹联接,调整螺钉的前端穿过外座套与内座套接触。
进一步的是,调整螺钉的前端为球头形,内座套上与调整螺钉的接触面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球形坑。
进一步的是,外座套上沿转轴周向均匀设置有中心线位于转轴同一横截面上的至少三个紧定螺栓,紧定螺栓的前端分别沿转轴径向穿过外座套与内座套螺纹联接。
进一步的是,内座套的前端设置有前密封端盖,转轴穿过前密封端盖与轮体同轴连接。
进一步的是,前密封端盖与转轴之间设置有气密封装置。
进一步的是,内座套的后端设置有后密封端盖,转轴的后端穿过后密封端盖并连接有光电转换装置,光电转换装置连接有报警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光电转换装置包括安装在转轴上的光电盘以及与光电盘相适配的光电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轮轴组件中设置有可对转轴的轴心线进行调节的调整装置,可达到调整轮体轴心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托轮可避免用在轮轴组件与安装座之间设置调整装置来调整轴心线,因此结构上更为紧凑,并且调整方便,调整精度更高,可广泛应用于旋转盘类部件的支撑机构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 A向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 B向的剖面图。
图4为图1中K向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托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轮体1,外座套2,内座套3,轮轴组件4,前密封端盖5,后密封端盖6,光电转换器7,转轴8,轴承9,轴承10,光电盘11,环形密封槽12,调整螺钉13a,调整螺钉13b,调整螺钉13c,紧定螺栓14a,紧定螺栓14b,紧定螺栓14c,紧定螺栓14d,进气管15,球形坑16a,球形坑16b,球形坑16c,布料盘17,气孔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5所示的支撑托轮,包括轮体1和轮轴组件4,轮轴组件4中设置有与轮体1同轴连接的转轴8,其中,轮轴组件4中设置有可对转轴8的轴心线进行调节的调整装置。通过对转轴8的轴心线进行调节,可以改变转轴8轴心线的方向和角度,从而在一定的范围上对转轴8的轴心线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4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脑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