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手机的计费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1546.9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8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Q7/32;H04L12/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21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手机 计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计费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运营商相对于银行而言,一样拥有全国性的网络和和更为密集的设备与技术投入,包括人力方面的投入亦是如此。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相对磁卡具有无线以及更为智能和更强的处理能力。据调查拥有移动终端的人90%以上每天都随身携带手机,形影不离,大中型城市更是如此。因为这是信息社会,更是一个商业社会。通信运营商提供给每个移动接入设备的服务ID具有唯一性,其服务网络一般为全国性的,具有灵活漫游的特点。今天移动通信服务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使用人群日益庞大是不争的事实,且如前所述,移动运营商大都实行预储值扣取收费制度,具有充值快捷方便,计费系统信用度高等特点。
目前基于手机的计费操作是用户通过手机向运营商服务器发短信或者打电话,通过输入相关信息后由后用户计费系统实现计费交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机的计费系统,能适应各种场合,及用户的不同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手机的计费系统,包括手机、后台用户计费系统、读写传输设备,所述读写传输设备包括信号接收装置、微处理器、存储单元、传输模块,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存储单元、传输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
所述传输模块包括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模块、CDMA(码分多址)模块;GSM模块、CDMA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GSM模块、CDMA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后台用户计费系统通信;
手机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采用无线信号进行通信。
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括红外信号收发单元、蓝牙设备;红外信号收发单元、蓝牙设备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手机内置有RFID(射频识别)标签;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还包括有RFID读卡器,RFID读卡器与与微处理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不同应用场合,手机在无信号或欠费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本系统实现交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基于手机的计费系统,包括手机、后台用户计费系统、读写传输设备;其中,信号接收装置包括红外信号收发单元、蓝牙设备、RFID读卡器;红外信号收发单元、蓝牙设备、RFID读卡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手机通过红外信号、蓝牙、RFID信号与读写传输设备通信,相应的手机上也应有红外信号收发单元、蓝牙设备与RFID标签。传输模块包括GSM模块、CDMA模块、有线网卡、无线网卡;GSM模块、CDMA模块、有线网卡、无线网卡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GSM模块、CDMA模块通过GPRS/WAP等方式与后台用户计费系统通信;有线网卡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线连接后台用户计费系统通信,无线网卡通过无线信号与后台用户计费系统通信。
手机可以对每次交易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时间、地点、费用等相关信息,供用户查看,可作为服务或计费凭证。手机和相应的ID卡配合使用,读写传输设备确认用户的消费行为后,将费用信息及相关信息传输给移动运营商侧的后台用户计费系统。
读写传输设备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与链接到运营商的用户计费系统进行服务数据的传输交换。读写传输设备配备有存储单元,用来作为业务数据的记录的媒介,可以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和后台用户计费系统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数据交换,亦可以单独拆离通过其它方式进行读写。
读写设备配合通信运营商的后台用户计费系统,可以进行一定数额的费用读写操作。较小额度的费用操作可以是非实时的数据库操作,在读写设备和通信运营商的定时数据记录交互时确定。一定数额以上的费用操作需要用户的简单确认,或密码确认,原则上应是实时的。该服务费用可以与通信话费独立开户使用,亦可同一。需要密码确认的数额界限可以由用户开通相关业务时自行定义。
另外针对公交计费等动态消费的场合,可通过对能读写传输设备分为两次应用。例如在与手机的第一次通信中,读写传输设备先进行合法ID判断、用户储值状况判断,并作相应的初始化操作,记录用户的ID、上车地点、时间等信息。在消费结束时,即用户下车时再进行一次通信,确认用户的消费服务,并记录用户的下车地点、时间和费用扣除的读写操作。
通信运营商提供给每个移动接入设备的服务ID具有唯一性,移动终端(手机)的使用人群日益庞大且大都身影不离,结合RFID等其它传输技术和读写传输设备的使用,可以灵活的开展各种场合的鉴权、电子计费等服务,借助运营商的已有设备和资源投入,能节省更多的社会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多功能便携盒
- 下一篇:用于窑法磷酸的精馏复合式立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