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音控制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1589.7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7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焦春生;卢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0 | 分类号: | H04N5/6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21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音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音控制电路,特别涉及电视机的静音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行彩色电视机音频处理系统的功率放大集成电路专门有一个静音控制功能的引脚,系统微处理器在软件程序检测到彩电处于TV换台、TV/AV切换、TV无信号状态时以及用户操作遥控器的静音按键时,微处理器的I/O或A/D端子将提供高电平输出,此时静音控制引脚电位调整为功率放大器认可的低电平范围内,于是功率放大集成电路关闭扬声器的输出,扬声器处于静音状态,不再发出任何噪声;彩色电视机在交流通电或待机至开机的二次开机状态或交流断电或开机到待机状态时,电源状态在稳态和暂态期间过渡,此时电路系统内部噪声等干扰杂波将会叠加在伴音通道上并经功放集成电路放大后,经功率放大集成电路输出到外接的扬声器,或由于音频通道上电掉电时序问题,扬声器将会发出较大异声——即开机噪声或关机噪声;若彩色电视机的以上伴音系统设计不良,在TV换台、TV/AV切换时扬声器会发出切换声,或在静音状态下功放本身未静音时,功放会发出交流噪声或在交流开关时存在声响,不仅给用户带来听觉上的不舒适,而且有可能造成功放集成电路的损坏,扬声器发出较大异声的同时,通过扬声器的电流也会比较大,有可能损坏扬声器或缩短扬声器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系统可靠性。现有众多传统静音系统需要多个电路层次组合来实现开、关机静音和正常静音控制,且参数复杂,要求精确,器件数量多,对具备STB待机功能的功放集成电路的众多现有技术一般先要功放进入STB模式才能很好的实现所有静音控制,即电路层次上要单独增加STB控制电路,造成控制电路层次复杂,且要另外占用系统处理器的一个I/O口进行STB控制,造成系统成本偏高且I/O口资源浪费,同时,大量实际应用因为I/O口资源有限,为避免过多使用处理器的I/O口资源或考虑系统静音控制状态转换技术难度问题,采取功放不静音控制措施,而对音频系统的音效处理部分进行静音,因此造成功放集成电路在系统静音时仍有直流噪声存在,同时此类设计方法,抗干扰能力差,极容易在音效处理后段和功放前段的音频出入处串入系统其他高频脉动信号干扰,高频脉动干扰信号经功率放大集成电路放大后扬声器容易出现明显的啸叫声,影响用户听觉效果和声学噪声性能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静音控制电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电路层次非常简单且只占用处理器一个I/O口就能实现目的的静音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音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器及功率放大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杂波滤除和基本纹波电路、电路控制模块及开机静音电路,所述杂波滤除和基本纹波电路与开机静音电路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模块与杂波和基本纹波电路连接,所述杂波滤除和基本纹波电路与功率放大集成电路静音脚连接,所述开机静音电路与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路层次非常简单,在功能上完全实现了开、关机静音和正常静音控制,性能非常稳定可靠,参数冗余度要求不高易于配置,合理占用处理器的一个I/O口资源,且完全适应具有STB待机节能功能和不具备STB待机节能功能的伴音集成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框图;
图2为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以较少的无源器件配合普通的三极管、二极管,在功能上完全实现了开、关机静音和正常静音控制。
实施例
本例以杂波滤除和基本纹波电路、开机静音电路、电路控制模块以及处理器与功率放大集成电路组成,处理器与开机静音电路连接,开机静音电路与杂波滤除和基本纹波电路及电路控制模块连接,杂波滤出和基本纹波电路与功率放大集成电路连接,其框图如图1,电路图如图2。
杂波滤除和基本纹波电路包括瓷介电容C1、电解电容C2、电阻R4和二极管D1,其中,瓷介电容C1一端与功率放大集成电路静音脚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解电容C2正极与功率放大集成电路静音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R4一端与功率放大集成电路静音脚连接,另一端与电路控制模块及开机静音电路连接,二极管D1与电阻R4并联,且二极管D1正极与功率放大集成电路静音脚连接,负极与电路控制模块及开机静音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台架试验电器控制装置
- 下一篇:空心塔状乒乓球胶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