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0720302001.7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1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松;郑再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戈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板,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电子装置的盖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研发与精进,电子产品的设计,皆朝向高性能、高精度、好质量的共同目标发展。因此,这些电子产品的外壳变得尤为重要,在设计过程中,任何一项改进,只要有益于更好的保护内部器件、能提高外壳强度等实质性的功效的增进,均为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的发明创造,亦符合专利法鼓励、保护与利用发明创造的精神。
在各种电子装置中,内部器件的发展都十分迅速,而这些电子装置的外壳往往被忽略。然而,基于内部器件的发展,作为对其起保护作用的外壳实际上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改进。
请参阅图1A,是显示现有服务器的外壳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通常服务器的外壳1,是由多个侧板100组成一具有开口102的箱体10,再由一传统的盖板12盖合于该箱体10的开口102,以形成该服务器的外壳1。但是,该传统的盖板12通常是与各该侧板100同样为平整的板状结构,所以,其强度往往不够,使得整个服务器的外壳1在使用或做相关测试的时候出现该传统的盖板12变形的弊端,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不利于保护该服务器内部器件。
请参阅图1B,是显示盖板翘起的前视图,如图所示,在将该传统的盖板12与各该侧板100固定后,由于该传统的盖板12与各该侧板100的连接处可通过例如螺丝等稳固定固定,所以通常在有振动、摔碰等状况发生,该传统的盖板12就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变形及边缘翘起的状况。
欲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必须对该传统的盖板12进行加厚或增加复杂的加强结构来实现,都会增加成本,且如果为设置复杂的加强结构而可能占用服务器的外壳1内部空间,无疑会对原本就空间宝贵的服务器带来内部空间利用的压力。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盖板,能够在不增加大量成本的基础上增加强度,提高电子装置外壳对其内部器件的保护能力,实为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盖板,能够在不增加大量成本的基础上增加强度,提高电子装置外壳对其内部器件的保护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盖板,应用于盖合至一具有开口的箱体,以组成电子装置的外壳,该盖板包括面向该开口的第一表面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盖板的第二表面具有成排设置的多个加强肋,且各该加强肋凸出于该第二表面。
其中,各该加强肋于该第一表面形成多个凹槽结构,于该第二表面形成多个凸块结构;各该加强肋是彼此间隔排列;且各该加强肋呈条状结构或波浪状结构分布于该盖板。
另外,该箱体具有多个侧板,而该盖板边缘则具有对应各该侧板的固定部;而该电子装置为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盖板,是利用成排设置的多个加强肋,来提高该盖板的强度;且各该加强肋是基于该盖板本身材料,由电子装置外壳内向外凸出设置,所以不需要增加该盖板厚度或形成复杂结构就能够加强其强度,即不需要大量增加成本;另外,由于不仅没有占用电子装置内部空间,而且于内部形成一些凹槽结构,反而略增加了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立体示意图,是显示现有服务器的外壳立体示意图;
图1B为一立体示意图,是显示盖板边缘翘起的前视图;
图2为一立体示意图,是显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盖板于第一实施例中所构成的电子装置外壳立体示意图;
图3为一立体示意图,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盖板立体示意图;
图4为一立体示意图,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盖板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5为一立体示意图,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盖板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服务器的外壳
10箱体
12传统的盖板
100侧板
102开口
3外壳
30盖板
32箱体
302加强肋
320侧板
322开口
3001第一表面
3002第二表面
3003固定部
D 预设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2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