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链袋的夹链淋膜押出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2245.5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5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汉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汉能 |
主分类号: | B31B1/90 | 分类号: | B31B1/9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链袋 夹链淋膜押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夹链袋的夹链淋膜押出机,主要是指设有一成形模具,以供成形其上具有不同颜色条纹的夹链淋膜的押出机。
背景技术
塑料袋的研发提供了人们放置家用物品、工业用品、食品及药品…等物的便利性,而将物品容收于塑料袋后,在做封口上一般则是塑料袋袋口直接打结或是以橡皮筋圈绕等方式,将塑料袋口封合,以避免容装于塑料袋内的物品掉出,然而,以打结或是以橡皮筋圈绕的方式将袋口封合,不仅外观上不甚美观,而且亦无法有效将袋口封紧,若容装物为流体物质,便常有渗漏的情形。
因此,为了方便物品容装于塑料袋时,可将塑料袋口做更方便且紧密的封口,同时又兼具封口处的美观性,于是,乃有业者研发生产出一种在塑料袋口处热熔结合有由相对应的嵌槽及嵌条相互嵌合的夹链,而此具有夹链的塑料袋,即为俗称的“夹链袋”。
而传统的夹链袋是以聚乙烯(polyethylene,PE)或聚丙烯(Polyproylene,PP)一体成形其袋体部分及夹链部分,另亦有将袋体部分或夹链部分分别制成后,再经一加工步骤,将袋体部分与夹链部分结合成一体,而此种方式使用于分子稳定性较差,不易一体成形的聚丙烯(Polyproylene,PP)等材质或为做异质结合的夹链袋上较为常见。
而无论是何种夹链袋成形方式,一般夹链袋其夹链部分多呈现透明状,而此种夹链,虽在使用上不影响其实用效果,但于现代人对物品质感要求越高之下,若产品可于实用功效外,又兼具有新奇、美观的外型,便可越受到消费者的喜好而购买,越是具有产业上的竞争力,因此,对于夹链袋业者而言,如何在既定设计的夹链下,创设更具新颖性的夹链,以更在现有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即是各家夹链袋业者研发的重点所在,以配合现代人求新求变的市场需求性,进而达到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效果。
是以,本设计人鉴于此目前消费市场的需求,乃本着求变求新的精神及理念,并藉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且经多方巧思,针对该夹链袋的造形作更新的研发改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链袋的夹链淋膜押出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一种新奇、美观造形夹链袋的夹链,而创设出一种夹链淋膜押出机,以于夹链上结合具有不同颜色条纹的淋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夹链袋的夹链淋膜押出机,以使夹链淋膜在输出时不致产生变形而造成不易封口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夹链袋的夹链淋膜押出机,所述夹链袋的夹链淋膜押出机包含有:
至少二押出主机,所述押出主机设有机座,并于机座内装设有一押出装置,所述机座一侧设有入料口,所述机座端部处设有出料口;
一成形模具,装设于二押出主机之间,该成形模具上设有二进料孔,所述二进料孔与二押出主机的出料口对应衔接,所述成形模具上设有成形夹链淋膜的模穴,该模穴与二进料孔相连设,且该模穴设有夹链淋膜输出的出口。
如上所述夹链袋的夹链淋膜押出机,其中,该模穴出口形成有一45度的出口通道。
如上所述夹链袋的夹链淋膜押出机,其中,该押出装置包含有一穿入机座内的螺杆以及一组接于螺杆上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设有二押出主机,并于二押出主机间装设有成形模具,而该成形模具上设有二进料孔,以与二押出主机的出料口相衔接,再于成形模具上设有成形夹链及淋膜的模穴,并使该模穴与二进料孔相连设;当原料由二押出主机注入成形模具的进料孔后,即成形其上具有不同颜色条纹的夹链淋膜;由此,可以创造各种新奇、美观造形的夹链淋膜,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及使用方便性,更增产业竞争力;
此外,利用该45度的模穴出口通道结构,可使夹链淋膜于受拉引输出时更为平顺,不致因骤降的拉引,而有产生变形、断裂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形模具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形模具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夹链淋膜成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押出主机 11机座
12押出装置 13入料口
14出料口 2成形模具
21进料孔 22模穴
23出口通道 31嵌槽
32嵌条 4冷却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汉能,未经林汉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2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秘制烤鸭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牛肉火锅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