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臭座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2708.8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2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蔚 |
主分类号: | E03D9/052 | 分类号: | E03D9/052;E03D1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6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臭 座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居民住宅、宾馆卫生间座便内粪便臭气清除领域,具体为一种除臭座便器。
背景技术
人在卫生间座便上方便时,人体所排泄的粪便产生大量难闻的含有氨、硫化氢等气体的臭气。这些恶臭气体排放在座便后,就会对经常接触和吸入这些臭气的人体,造成程度不同的危害,例如:刺激人的嗅觉和视觉器官,致使人体相关器官反应迟钝、麻木。其中的硫化氢气体被吸入人体内,会混合在人的血液里,使人易患脑血栓、心机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当前,在卫生间,人们大多采用在座便本体上面安装引风机等相关装置,即通过风机引风、活性炭等触媒吸附的形式来清除座便臭气。这样,就使得这类座便除臭装置的气流阻力增大,能耗增加;活性炭等触媒的活性周期较短,易失效和更换频繁,不仅净化效果差,运行费用也很大。而且,这类除臭装置多安装在座便的便池池口后部围沿之上,体量很大,既影响座便外形美观,又不利于座便的卫生清理;同时,由于这类座便除臭装置大都为多个功能捆绑在一起的装置,价格昂贵,不易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相对于本人的另一个国家专利除臭便座(ZL200620006401.9),更为实用和技术更为先进的,用于清除人体粪便臭气的除臭座便器(以下简称除臭座便器)。
本实用新型是在特制的两用排气扇(本人专利,专利申请号:200720169302.7)的作用下,将除臭座便器内的粪便臭气,经过除臭座便器便池池口围沿内的冲便水小圆孔、围沿冲便水道、水箱冲便水道、倒“U”字形陶瓷管、圆形连接套管,以及卫生间地面下和卫生间墙体中预埋的臭气输气管道,直接排放于室外大气中;或者通过居民楼内公共排气通道,排放于室外大气环境中自然净化,达到保护和改善卫生间和居室空气环境的,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实用的,有效清除座便臭气的除臭座便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人面向除臭座便器正面,在除臭座便器水箱内部,自来水控制阀门设置在水箱的左侧,水箱中心部位为制有双键按钮的圆柱形冲便水控制阀门,冲便水控制阀门竖立在水箱底壁上并与水箱底壁下的水箱冲便水道连通。在与自来水控制阀门相对称的水箱右侧底壁上,设置一个内径为40毫米的连接用圆孔。同时,设置一个竖直于水箱底面的倒“U”字形陶瓷管,将其一端管口与连接用圆孔密闭连通,另一端管口与冲便水控制阀门相隔,插入水箱中部底壁下面的水箱冲便水道中(注:当自来水控制阀门在水箱内左侧时,倒“U”字形陶瓷管在水箱内右侧。或者二者相反)。特制一个外壁中部带有圆台,两端外径分别为40毫米和32毫米的圆形连接套管,并用高强度胶水将直径为40毫米的外管壁涂上胶水后,密闭粘接于连接用圆孔处。圆形连接套管直径为32毫米的管口,用于连接其后的臭气输气管道。
在除臭座便器的便池池口围沿内,设置26个开口朝向便池池底、直径为8毫米的冲便水小圆孔,并用圆形管道将它们一一水平连通,形成围沿冲便水道,围沿冲便水道再与水箱冲便水道密闭连通。
冲便水小圆孔既可以作为冲便放水口,又可以在不冲便时作为臭气吸气口,并与其后的围沿冲便水道、水箱冲便水道、倒“U”字形陶瓷管和圆形连接套管,共同构成臭气吸入通道。
倒“U”字形陶瓷管外部的水平下管壁,距离水箱底面的高度D,不小于1/3水箱高度,以防止释放水箱冲便水时,冲便水倒流进入倒“U”字形陶瓷管和臭气输气管道内,影响除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①采用在除臭座便器本体的便池池口围沿内,设置多个臭气吸气口技术,可使粪便臭气快速分散进入围沿冲便水道和水箱冲便水道,经倒“U”字形陶瓷管,排入预埋的臭气输气管中,可减小除臭系统的气流阻力,提高臭气清除效率;②采用倒“U”字形陶瓷管外部水平下管壁距离水箱底面的距离D,不小于1/3水箱高度的技术,可有效防止水箱冲便水倒流,确保除臭座便器系统正常运行;③除臭座便器本体之外,不设置影响外观形象的体外除臭装置,解决了座便器一体整洁化除臭技术的难题,使除臭座便器外形整洁美观,更便于清洁卫生;④避免了由于座便器本体安装体外除臭装置,价格昂贵,运行费用过高的不足。同时,又可使卫生间整洁、美观;⑤冲便水小圆孔既可用于冲便,又可作为臭气吸气口,生产成本低,运行能耗小,安全可靠,易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局部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蔚,未经张永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2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式课程表
- 下一篇:一种浮动侧板高压齿轮泵泵体卸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