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冷却水泵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20302944.X 申请日: 2007-12-24
公开(公告)号: CN201165999Y 公开(公告)日: 2008-12-17
发明(设计)人: 戴学利;张元顶;辛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 戴学利
主分类号: F04D29/08 分类号: F04D29/08;F01P5/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8050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发动机 冷却 水泵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冷却水泵。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时是把化学能转化成动能的,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伴随上述能量的转化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需要被导出发动机外,否则会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寿命。现有的对发动机的冷却主要有水冷和风冷两种方式,如果是大型的发动机主要采用水冷的冷却方式。发动机在采用水冷的冷却方式时,它的冷却系统中主要包括冷却水泵和各种管路,冷却水泵主要是推动冷却水在管路中流动以进行热交换。在冷却水泵中均需要设置水密封装置,以阻断水进入到转轴与泵壳之间的间隙处。现有的水密封装置的结构包括动密封圈和静密封圈,动密封圈固连在转轴上,静密封圈连接在泵壳内,动密封圈和静密封圈相互贴合在一起,且动密封圈跟随转轴转动时,其相对于静密封圈转动。现有的静密封圈为分体式结构,即它在周向上为分段式的。这种结构的静密封圈安装不便,而且它与动密封圈之间仅仅是贴合在一起,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动、静密封圈之间的摩擦作用,它们之间的磨损间隙得不到补偿,这不利于保证它们之间的密封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便于装配的发动机冷却水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冷却水泵,包括泵体、转轴,泵体内具有叶轮腔,叶轮固定在转轴上并位于叶轮腔内,在叶轮腔与转轴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固连在转轴上的动密封圈和连接在泵体上的静密封圈,静密封圈为单体结构,它弹性地顶压在动密封圈上。

在本发动机冷却水泵中,所述动密封圈是由支撑体和环状的陶瓷耐磨圈构成,所述静密封圈顶压在耐磨圈上。

在本发动机冷却水泵中,所述静密封圈与泵体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套在转轴上,两端分别作用在静密封圈和泵体上。

在本发动机冷却水泵中,所述静密封圈与泵体之间设有支撑圈,静密封圈设在支撑圈的端部。

在本发动机冷却水泵中,所述支撑圈纵断面呈V形。

在本发动机冷却水泵中,所述泵体内设有连体轴承,连体轴承为一球一柱式结构,所述转轴穿过连体轴承。

在本发动机冷却水泵中,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设用于与连体轴承中钢球和滚柱相配合的沟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上述的静密封圈为单体式结构,这为生产提供了方便,也便于把静密封圈装配在冷却水泵中,且易于控制动、静密封圈贴合面之间的配合情况。静密封圈弹性地顶压在动密封圈上,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它们之间的磨损间隙会及时得到补偿,这为密封效果提供了保证,相应地转轴不易因进水而产生锈蚀,提高了本冷却水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动机冷却水泵的纵剖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冷却水泵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冷却水泵的结构包括中空的泵体2、叶轮1、转轴5,在泵体2内具有叶轮腔,所述叶轮1固连在转轴5上且位于叶轮腔内,转轴5的一端伸出泵体2的外侧。

在泵体2内于叶轮腔和转轴5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它是由固连在转轴5上的动密封圈和连接在泵体2上的静密封圈9所构成,其中静密封圈9为单体结构,它一般是由石墨材料制成的,且静密封圈9弹性地顶压在动密封圈上。动密封圈是由固连在转轴5上的环状支撑体7和固连在支撑体7上的耐磨圈8构成的,耐磨圈8的端面与静密封圈9的相对端面贴合在一起。耐磨圈8可选用陶瓷材料制成。

在泵体2内转轴5上套接有一支撑圈11,支撑圈11的纵向截断面呈V形,且支撑圈11的两端侧分别设有外向凸环,所述的静密封圈9设置在支撑圈11的一端侧上。支撑圈11的另一端侧抵靠在泵体2的内壁上,在支撑圈11的外侧还套接有一弹簧10,弹簧10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所述支撑圈11两端侧所设的外向凸环上,进而使静密封圈9弹性地顶压在所述的耐磨圈8上。

在转轴5与泵体2之间还设有连体轴承6,连体轴承6为一球一柱式结构,即在连体轴承6内既有一列钢球3,又有一列滚柱4。这些钢球3和滚柱4均共用一个外圈,而在转轴5的外周面上的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与所述钢球3和滚柱4相配合的沟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学利,未经戴学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29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