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茧壳制品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20303257.X 申请日: 2007-12-19
公开(公告)号: CN201150288Y 公开(公告)日: 2008-11-19
发明(设计)人: 林楠 申请(专利权)人: 林楠
主分类号: A43B13/02 分类号: A43B13/02;A47G9/00;A47H23/08;A47G35/00
代理公司: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戴晓翔
地址: 310053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制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茧壳制品,为日常用品。

【背景技术】

蚕茧主要由外层的丝胶和被丝胶包裹的丝素组成,其中丝素约占3/4,丝胶约占1/4。丝胶和丝素由18种氨基酸组成,约含97%的纯蛋白质,属多孔性物质,透气性好,吸湿性极佳,天然且具有很好保健功效。丝胶是水溶性较好的的球状蛋白质,而丝素为纤状蛋白质。目前茧壳真正被应用的部分是丝素,用于制丝、织布等,而茧壳的外表形状、自然形成的空腔被忽视及丝胶的利用较少,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使茧壳得到充分利用,绿色环保且不浪费资源。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茧壳制品,包括复数个茧壳,其特征在于:相邻茧壳互相连接成茧壳群。茧壳间可直接连接,也可通过连接体间接连接。茧壳造型立体,形态多变。可对茧壳进行处理,如硬化处理、染色处理、剥层处理等,以提高其硬度、增加色彩、提高茧壳利用率等。

作为对以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与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茧壳群的茧壳为切剖成瓣的茧壳,瓣状茧壳附着在一衬体表面。茧壳切剖成瓣可便于蛹的取出、茧壳在衬体表面的固定;衬体可为软衬,也可为硬衬;茧壳可通过粘接、线缝等方式附着在衬体表面。相邻的瓣状茧壳的边缘用连接件连接。可使瓣状茧壳相互连接有助于在衬体上固定牢固。

衬体为网状物体。衬体可为布、纱、网等,茧壳可用线缝制在网状物体上,也可用粘结剂粘贴。

所述的茧壳群上连有成形用品,使茧壳群包覆于所述的用品上。

所述的连接件为丝线。所述的丝线可为金属丝、线、绳等,茧壳边缘可承拉力较大,用丝线作为连接件连接可靠方便。

茧壳附着在衬体上呈规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茧壳可拼成图案,提高观赏价值、使用价值。

所述的茧壳内腔设有填充物。利用茧壳透气性好的特点,可在茧瓣内腔存放具有疗效的药物,也可存放香源、去湿剂等;为提高茧瓣壳的承力能力,可填充海绵、胶体等其它材料,以支撑茧壳。

所述的茧壳设有取蛹的切口,茧壳用丝线成行串接。切口用于取蛹,也可放置物品,切口可为″X″、″Y″等放射状切口。

所述的茧壳内设有填充物。如香源、驱蚊颗粒等用于散发气味,内设填充物还可增加茧壳串的坠感。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切剖成瓣的茧壳附着在衬体表面,使茧壳制器具有造型立体、透气性好、吸湿性强、保健等优点,相对于丝绸织物,茧壳的自身形状、可成为储物腔的内腔和丝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茧壳的商业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掘,提高使用价值,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茧壳1斜剖后平覆于衬体2(软衬)上,为降低成本也可对茧剥层,相邻茧壳1间用线连接,并用线将茧壳1缝于衬体2上,茧壳1在衬体2上有规律排列,形成图案,造型立体。在瓣状茧壳1与衬体2形成的空腔内,放置填充物,如棉花、丝绵等以提高茧壳1的承力能力,也可利用茧壳1的透气性、吸湿性放置对人体有益的物品,如竹碳、中药等。制品表面高低起伏,凸点对人体有按摩作用。鉴于此类茧壳制品特点,可用作鞋垫,坐垫、枕套、靠垫、香包等日常用品,也可作为装饰品。

如图2所示,茧壳1剖切后,相邻的瓣状茧壳1的边缘用丝线连接,并将茧壳1固定在衬体2(硬衬)上(茧壳1间也可不连线而直接粘附在衬体2上,衬体2也可为用品表面),从而形成不同形状:如环形、球体等不同曲面类型,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利用茧壳1的空腔结构、透气特点,可在茧壳1腔内放置填充物,如干燥剂、香源等。根据此类茧壳制品特点,可做成存物罐、挂件、饰品等;如图3所示,利用茧壳1的透光性还可制成灯罩,使灯光柔和,染色的茧壳使灯光显得绚丽多彩。

如图4所示,茧壳1一端沿茧壳长轴方向剪十字口,将蚕蛹取出,放入填充物,如香味的颗粒、驱蚊的颗粒等,十字口用玻璃胶等密闭(也可不密闭)用丝线将复数个茧壳串接。为增加美感可对茧壳进行染色或手绘,为提高茧壳1硬度可对茧壳进行硬化处理。此类茧壳制品可制成挂件,如功能性门帘、窗帘,饰品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楠,未经林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3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