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面显示器面板坏点定位检测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5134.X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2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荣;吴政鸿;蔡瑞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均豪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H02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显示器 面板 定位 检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显示器的面板,尤其涉及平面显示器面板坏点定位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器,可以由液晶显示面板构成,液晶显示面板主要是玻璃基板、偏光板、透明电极、配向膜、液晶薄膜与彩色滤光片等构成,在制造的过程中,液晶显示面板非常容易因为制程上些许的瑕疵,导致液晶薄膜内的部份子像素(Sub-pixl)无法被有效控制,而形成所谓的坏点,其让平面显示器在显示上会形成亮点,而严重影响平面显示器的显示质量。
目前,已可通过驱动器的控制,更改驱动参数,使坏点(亮点)在平面显示器的使用过程中,不易被使用者发现,而为更改驱动参数,必须先确定液晶显示面板中有哪些子像素为坏点并加以标示,因而必须加以检测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坏点并加以定址标示,以供驱动器更改驱动参数而使坏点不易被发现。
已知用于检测液晶显示面板的机构,请参阅图1所示,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278900号专利,其包含互相叠设用以带动影像撷取装置1位移的第一传动单元2与第二传动单元3,该第一传动单元2通过皮带齿4与皮带轮5的带动而于两端同步移动以带动第二传动单元3,使第二传动单元3横向位移,然而此种方式,当皮带齿4与皮带轮5之间打滑时,即会造成第二传动单元3转动,因而影像撷取装置1的位置即会失真,其会影响检测定位的精准度,尤其用于检测大型尺寸的液晶显示面板时,因为尺寸与重量增加而加重其影响,无法忽略其所造成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揭露一种平面显示器面板坏点定位检测机构,其没有传动打滑的问题,而可增加检测定位的精准度。
经由以上可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平面显示器面板坏点定位检测机构,用于检验液晶显示面板,其包含影像撷取装置、第一线性位移装置与第二线性位移装置,其中该影像撷取装置用于显示该液晶显示面板局部子像素,该第一线性位移装置乘载该影像撷取装置线性位移,且该第一线性位移装置设有感知该影像撷取装置位置的第一侦测元件。
该第二线性位移装置包含相对间隔一距离设置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分设通过同一驱动器加以驱动的第一线性电机移动装置与第二线性电机移动装置,该第一线性电机移动装置与该第二线性电机移动装置分别承载该第一线性位移装置的两端线性位移,该第二线性位移装置设有感知该第一线性位移装置位置的第二侦测元件,且该第二线性位移装置与该第一线性位移装置相夹一夹角。
据此,该驱动器同时驱动该第一线性电机移动装置与该第二线性电机移动装置以带动该第一线性位移装置位移,因此可确保该第一线性电机移动装置与该第二线性电机移动装置的位移量相同,而让该第一线性位移装置无转动的疑虑,相较已知技术而言,其可增加检测定位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另一角度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目的及功效,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同,列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示意图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平面显示器面板坏点定位检测机构,其包含一影像撷取装置10、一第一线性位移装置20与一第二线性位移装置30,其中该影像撷取装置10为电荷耦合元件,该第一线性位移装置20可以包含一支撑架21,该支撑架21设一滚珠螺杆22,该滚珠螺杆22被一电机23驱动且套合一螺杆座24,该影像撷取装置10设于该螺杆座24上,以让该第一线性位移装置20乘载该影像撷取装置10线性位移。且该第一线性位移装置20设有一感知该影像撷取装置10位置的第一侦测元件40,该第一侦测元件40可以为光学尺,以通过该第一侦测元件40的感知而取得该影像撷取装置10相对该第一线性位移装置20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均豪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均豪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51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储锂材料ZnMn2O4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等离子体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