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以油为导热介质的造气炉夹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5388.1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68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董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洪峰 |
主分类号: | C10J3/74 | 分类号: | C10J3/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介质 造气炉夹套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气炉夹套,特别涉及一种以以煤为原料生产各种煤气的造气炉夹套。
背景技术:
现有造气炉水夹套均为以水为导热介质的双层槽式水夹套,这中结构因难以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加之水的饱和蒸汽压比油高,所以工作压力和温度较低,只能在露点温度以下工作导致露点腐蚀严重使用寿命短,更重要的是因工作温度低导致炉内大量热损失。另外,背景技术中的造气炉水夹套都需要在高压状态下运行,对造气炉水夹套的制作有严格的要求,相应提高了生产成本,高压状态下运行也对造气炉水夹套的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油为导热介质的造气炉夹套,提高工作温度,避免了露点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能耗,在常压状态下运行,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油为导热介质的造气炉夹套包含造气炉的内套、外壳、隔板、对流管,隔板设置在内套与外壳之间,造气炉体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加热油腔和冷却油腔,加热油腔是由内套壁和隔板构成的腔体,冷却油腔是由隔板和外壳构成的腔体,加热油腔和冷却油腔相互连通,在冷却油腔内设有若干对流管。
所说的隔板是一道隔板,即该隔板的内侧面与造气炉的内套构成加热油腔,该隔板的外侧面与外壳构成冷却油腔。所说的隔板也可以是若干隔板平行布置,例如两道隔板,靠近造气炉内套、并与内套一起构成加热油腔的称之为内隔板,靠近外壳、并与外壳一起构成冷却油腔的称之为外隔板,内隔板与外隔板之间留有缝隙空间。
加热油腔和冷却油腔最好是在上部和下部相互连通,便于油加热后自动循环。例如:可以在加热油腔和冷却油腔的上部设有热油出口,在加热油腔和冷却油腔的下部设有冷却油进口,加热油腔和冷却油腔的上部由热油出口相连通,下部由冷却油进口相连通。
在加热油腔和冷却油腔上面设有与之连通的膨胀油箱,膨胀油箱上设有液位计、与大气相联的放空管、加油口和联接管,放空管保证设备在常压状态下运行。膨胀油箱可以单独与加热油腔或冷却油腔连通,较佳的方案是同时与冷却油腔和加热油腔的上部联通。
所说的若干对流管作用是冷却冷却油腔内的油,对流管在冷却油腔内可以垂直布置,也可以水平布置,还可以倾斜布置,或者上述布置形式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还包含上联箱、下联箱,上联箱、下联箱分别与冷却油腔内的若干对流管端两端连通,上联箱上设置汽水出口,下联箱上设置进水口和排污口。上联箱和下联箱可以设置在冷却油腔的外壳内,也就是设置在冷却油腔内;上联箱和下联箱还可以设置在冷却油腔的外壳外,也就是设置在冷却油腔外。上联箱和下联箱作用是连通冷却油腔内的若干对流管两端,便于对流的冷却水运动。上联箱、下联箱的结构形状最好是环绕造气炉的空心环状体。
加热油腔下部设有排油管口。
采用本实用新型,普通的工业油充满加热油腔和冷却油腔,对流管连通冷却水,造气炉工作时,内部高温通过内套传热,加热油腔的油受热膨胀,比重减少而自动上升,经上部热油出口自动流进冷却油腔,在冷却油腔内被对流管内的水冷却后,比重增大自动下降,冷却油经下部冷油进口自动进入加热油腔,如此对流循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工作温度高、使用寿命长、节能等特点,整个设备在常压状态下运行,不需要对设备制造按特殊的压力容器技术规范进行要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套1,膨胀油箱2,热油出口3,上联箱4,汽水出口5,外壳6,对流管7,冷却油腔8,进水口9,下联箱10,冷却油进口11,排污口12,排油管口13,加热油腔14,内隔板15,液位计16,放空管17,加油口18,联接管19,外隔板20。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洪峰,未经董洪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5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