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斗式诱捕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20305639.6 申请日: 2007-11-28
公开(公告)号: CN201107991Y 公开(公告)日: 2008-09-03
发明(设计)人: 崔艮中 申请(专利权)人: 崔艮中
主分类号: A01M1/10 分类号: A01M1/10;A01M1/02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家俊
地址: 100093河北省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漏斗 诱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林业虫害防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小蠹虫的漏斗式诱捕器。

背景技术

在农林业防虫害方面,由于化学杀虫剂长期使用,造成“3R”问题,污染、破坏环境、对害虫的天敌具有杀伤作用,非万不得已,一般已经不再提倡使用。

为了保护环境,既能有效的消灭害虫,又可以保护天敌,绿色防控技术中提倡采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因为各种害虫习性不同,形态不同,飞行速度及方式不同,这就需要有针对特定害虫的诱捕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满足上述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小蠹虫的漏斗式诱捕器。

本实用新型漏斗式诱捕器,是在一上大下小、上方下圆的漏斗上设一层纱网,其上面设有十字形撞击板,所述十字形撞击板上边罩一上盖,所述漏斗下面连一集虫瓶,所述十字形撞击板中央设有信息素置放处。

本实用新型漏斗式诱捕器,其中:所述十字形撞击板由上插板和下插板交叉组成,所述上插板中央设有下插槽,所述下插板中央设有上插槽,所述上下插板的四角均设有弹性突起、下面中央有一三角凹陷。

本实用新型漏斗式诱捕器,其中:所述上下插板长500毫米、宽300毫米。

本实用新型漏斗式诱捕器,针对小蠹虫受撞击后假死的习性特制。结合聚集信息素引诱剂使用,小蠹虫在引诱剂的引诱下飞来,撞击在十字形交叉板上,假死后掉入集虫瓶,效果十分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漏斗式诱捕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漏斗式诱捕器下插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漏斗式诱捕器上插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漏斗式诱捕器,下面结合实施例作更详尽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漏斗式诱捕器的示意图。漏斗式诱捕器包括:上盖1、十字形撞击板2、漏斗3、纱网4、集虫瓶5。

漏斗3是一个上大下小、上方下圆的漏斗3,上设一层纱网4,再上面设有十字形撞击板2,十字形撞击板2上边罩一上盖1,漏斗3下面连一集虫瓶5,十字形撞击板2中央设有信息素置放处6。

十字形撞击板2由上插板25和下插板24交叉组成,上插板25中央设有下插槽21(见图3),下插板24中央设有上插槽21A(见图2),上下插板25、24的四角均设有弹性突起22,供连接上盖1和漏斗3是使用,下面中央有一三角凹陷23,便于清除纱网4上的堆积物。

上下插板25、24的较佳尺寸为长500毫米、宽300毫米。

聚集信息素配套漏斗式诱捕器的设置:应按照以下几点来执行。

A,现在使用的小蠹虫聚集信息素其有效距离一般为200-300米,条件允许的话,聚集信息素及诱捕器应设置在林缘空地,距离林缘10-25米,距林缘太近有可能使小蠹虫对边缘林木入侵,太远则降低引诱效果。在未发生小蠹虫侵害或轻度侵害的林区,尤其要遵循这一设置原则,这样就可为健康林木做一个保护墙,即使偶有小蠹虫入侵,也会把它引到林外来消灭。

B,对于小蠹虫中度危害乃至高度危害林区,为了尽快降低虫口密度,除在林缘设置聚集信息素及诱捕器外,也可以在林间较大的空地设置诱捕器。在林间设置诱捕器原则上要距最近的林木5-8米,即直径在10-16米以上的林间空地就可以设置。

C,诱捕器间距,从经济的角度讲,最少应在20米以上,若是因为危害较重及地理位置的原因,最少间距也应大于10米,否则会相互影响引诱效果。林区空地间诱捕器间距应为10-15米。

D,一般小蠹虫聚集信息素诱捕器设置高度为诱捕器顶部距地面1.5米。纵坑切梢小蠹诱捕器应设置在3-5米高处。根据不同的小蠹虫活动特性设置不同的诱捕器悬挂高度。但诱捕器与林区之间若有灌木丛,诱捕器要高于灌木,或把灌木砍掉。

在使用聚集信息素的林区,应该将受小蠹虫侵害的濒死木,枯立木清理掉,因为受到大量小蠹虫侵害的濒死木和枯立木,本身就是巨大的聚集引诱剂!不但能引来大量的小蠹虫侵染周边的健康树,同时也严重影响聚集信息素的引诱效果。

聚集信息素及配套诱捕器,至少应在春季扬飞期前7天设置。聚集信息素持效期一般为8-10周,此后需要根据各地不同小蠹虫生物习性来确定是否更换新的聚集信息素。

用于一般性监测的聚集信息素及配套诱捕器,需要每7-10天对诱到的小蠹虫进行统计。用于重点监测的聚集信息素及配套诱捕器,需要每1-3天对诱到的小蠹虫进行统计。

用于防治的聚集信息素及配套诱捕器,根据虫口密度,可每2周对诱到的小蠹虫进行处置。

一般情况下聚集信息都是在使用前1-2个月生产,若有铝箔等密封避光包装,可以冷藏保存1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艮中,未经崔艮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5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