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端刃容屑槽R立铣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5741.6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4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纪住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7北京市朝阳区东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端刃容屑槽 铣刀 | ||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单端刃容屑槽的R立铣刀。
背景技术:
R立铣刀作为机械加工用刀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工件槽底R的清角加工,以及成型面的仿形加工。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数控加工技术的日益成熟,各刀具使用商对产品的加工质量、制造成本、加工可靠性,以及加工效率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的R铣刀采用端刃前刀面一刀切的结构,由于没有对R前刀面进行相应处理,导致其轮廓曲线极不规则,导致R圆角精度极不稳定,加工的产品更无精度可言;在铣刀端刃前刀面与铣刀周刃前刀面相接处有台阶,且其空间狭小,导致切屑流出不顺畅,切屑阻滞,在大进给加工中易引起刀齿崩缺,不能进行高效率加工;刃口不锋利,且刃口不连续,切削时切屑变形大,切削抗力大,导致加工振动加剧,造成刀具崩损;刀具在R前刀面处的形状主要取决于其他结构,所以其结构随其相关结构变化而变化,如螺旋角、周刃前角、端刃前角等,这导致其控制难度大,很难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提高R铣刀的排屑性能、轮廓精度的铣刀,提高刀具批量使用的稳定性,提高刀具的加工效率,延长刀具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刀具的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控制R圆角部位的前角,保证刃口锋利。周刃前刀面与R部位前刀面采用空间曲面光滑连接,R圆角部位为变前角结构,由周刃与圆角部位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R圆角精度高且可稳定控制。由于此铣刀结构是从周刃前刀面逐渐过渡到圆角部位前刀面,通过专用加工设备准确控制其磨削轨迹,并在此轨迹上进行后角加工,因此R圆角的精度高而且稳定。2、排屑顺畅。在原端刃前刀面基础上扩宽了容屑空间30%,且由于圆角部位前刀面与周刃前刀面之间用空间光滑曲面连接,切屑在前刀面上滑动流畅。切屑的流动性好,能够采用大进给加工,从而提高了机械加工效率。3、切削性能优良。刃口从端刃到周刃为光滑过渡,逐渐切入工件,避免了切削力的突然变化,从而抑制刀具振动。此R立铣刀前角锋利,切屑变形小,切削阻力小,刀具磨损慢且磨损均匀,从而能够提高刀具寿命达50%。能够保证批量生产的加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端刃容屑槽R立铣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端刃容屑槽R立铣刀刀尖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单端刃容屑槽R立铣刀,该铣刀为杆式结构。图1中,1为柄部,2为刃部。
图2为该R铣刀刀尖圆角部位放大图,(a)中所示3为端刃部分,4为圆角部分,5为周刃部分。A点为圆角前刀面与周刃的相接点。角度Y限定了A点的位置,Y的范围是-20°~+45°。(b)中所示角度Q为端刃与周刃的夹角,其取值范围为89°~75°。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关键是R圆角部位的前角是变化的,保证圆角部位前刀面和周刃前刀面光滑过渡,从而使切屑排出流畅。通过可靠的加工设备保证R圆角部位的轮廓精度。该铣刀的前角锋利,而且刃口从圆角部位到周刃过渡圆滑,切削性能好,抑制加工中出现振动,从而保证加工质量,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纪住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纪住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57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矩形十芯并联式柴油预过滤装置
- 下一篇:金属镁还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