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畚箕与扫把的结合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5859.9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4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陆宝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宝驎 |
主分类号: | A47L13/10 | 分类号: | A47L13/10;A47L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畚箕 扫把 结合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畚箕与扫把的结合结构,其是凭借畚箕握柄顶端套设一具夹座的组接套,并在扫把的握把适当处设置有套体及突伸的卡勾,而能在扫把与畚箕不使用时,将扫把与畚箕结合在一起,或利用吊挂方式勾挂在一起,简单方便且能防止扫把滑落或倾倒。
背景技术
现有的畚斗与扫把的结合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的畚斗1设有一承起斗10,位于承起斗10后侧中央处设置有一握柄11,所述的握柄11顶端套设有一夹头12,并在夹头12的侧边延伸一具夹口130的夹座13,凭借所述的夹座13可将扫把14的握杆15置入夹持。但是,所述的夹座13仅设夹口130,并无任何可导引握杆15置入的构造,因此握杆15由夹口130置入夹座13时,容易产生滑动较无法顺利进入,且所述的夹座13经多次挤压撑开夹持握杆15,也容易促夹座弹性疲劳而无法夹紧,甚至断裂而不能使用。所以现有畚斗与扫把的结合装置使用上并未尽理想,共可归纳如下的缺失:
(一)结合不易:因夹座13只开设夹口130,而无导引装置,且夹口130的开口略小于握杆15,当握杆15置入夹座13时,必需施力顶推夹口130使其撑开,所以容易产生滑动,并不能很顺利的置入,较难完成结合扫把与畚斗在一起的目的。
(二)无法夹紧:所述的夹座13可夹紧握杆15是因夹座13的内径较握杆15为小,但握杆15经多次的挤压撑开夹座13,促使夹座13弹性疲乏,使其内径变大无法回复,因此置入的扫把14即无受夹持力量,因而产生下滑或脱落。
(三)刷毛变形:传统扫把14的放置,都是直接将扫把贴靠在墙边,并使刷毛贴抵在地面,因此容易变形,而现有的结合装置,在使用一时间后,因夹座13缺乏夹持力量,则扫把会下滑令刷毛贴抵在承起斗10或地面上,并受扫把本身重量压掣,会使刷毛弯折变形,而不利于清扫。
实用新型设计人是专门从事在卫生用品的制造贩卖工作,深知传统畚箕与扫把的结合方式并不能符合理想,于是乃积极研究改革,并凭借本身的专业及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潜心苦思改革之道,终于在历经数次的试验修正与改进后首创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畚箕与扫把的结合构造,解决现有技术结合不易、无法夹紧、刷毛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的畚箕与扫把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扫把,扫把上端处固设有一个套体,且套体周环形成有数个卡勾;一畚箕,是由相互连接的握杆与承起部所组成,所述的握杆上端设有一组接套,并在组接套侧边或后端形成有一夹座,组接套并延伸有一把手,所述的把手的顶端面开设有数个组接槽,以供所述的卡勾嵌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当扫把与畚箕不使用时,可将扫把的握杆置入在畚箕顶端的组接套的夹座内,或是利用扫把上的套体所突伸的卡勾直接勾挂在组接套前端所开设的组接槽中,不仅可以快速的将畚箕与扫把组接在一起,且能防止扫把倾倒滑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现有畚箕与扫把组合的立体图;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扫把与畚箕吊挂的示意图;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扫把与畚箕吊挂的另一示意图;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扫把与畚箕卡掣结合的示意图;
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畚箕结合刮屑器的示意图;
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刮屑器卡掣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畚箕1;承起斗10;握柄11;夹头12;夹座13;夹口130;扫把14;握杆15;扫把2;刷毛21;套体22;卡勾221;握把23;畚箕3;承起部31;斜度311;握杆32;组接套33;把手331;夹座34;组接槽332;凹弧面333;导引片341;开口340;卡掣条342;卡掣槽310;刮屑器35;基座351;凸齿352;滑块353;卡掣块35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宝驎,未经陆宝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5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