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冷式辅助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6408.7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2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荣;林信宏;赵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7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式 辅助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式辅助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子元件的运作效率大为提升,相对地,其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也随之大幅增加,为避免电子元件因高热受损或故障,除了一般用于装设于电子元件上的散热风扇外,目前市面上也有采用液冷原理设计的散热装置,如一般常见直接装设于电子元件上,而用以散热的水冷头装置等。
如图1所示,为一现有的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该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是用于装设在一运作时会产生高温的电器设备4的电子元件41上,以辅助该电子元件41散热,该散热装置1包括一中空的吸热件11、一可于该吸热件11内流通的冷却流体2、一与该吸热件11的相连通的第一导管12、一与该吸热件11的相连通的第二导管13、一与该第一、二导管12、13相连通的冷凝件14、一设置于该电器设备3上而接设该冷凝件14的风扇15,及一设置于该第一导管12上的抽送件16。该冷凝件14具有一分别与该第一、二导管12、13连通而呈连续弯折状的冷凝管141,及数片间隔设置于该冷凝管141间的散热鳍片142。
相较于现有的直接装设于电子元件上的水冷头装置,上述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借由该第一导管12上装设该抽送件16,而能够有效提升冷却流体2于该散热装置1内的循环效率,并可克服因冷却流体2于管线中的凝结与蒸发作用对循环流动方向的影响,而免除现有的散热装置的冷凝件14必需高于该吸热件11的装设限制。
然而,尽管借由上述的设计,确实能使冷却流体2的循环效率有所提升,而加速冷却流体2的流动,但是相对的,冷却流体2通过该冷凝管141的时间也随之缩短,因此,该冷凝管141对通过的冷却流体2的冷却效果也随之降低,不但无法使冷却流体2通过该冷凝管141时能有效率地降至较低的温度,反而可能导致注入该吸热件11的冷却流体2的温度过高,而造成整体散热效率不佳的情形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提高散热效率以辅助散热的液冷式辅助散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液冷式辅助散热装置,可供容放冷却流体于内,包含一冷却盒、一设置于该冷却盒上的致冷晶片、一设置于该致冷晶片上的第二散热鳍片组。
该冷却盒具有一界定出一可供容放冷却流体的循环空间的盒体,及一设置于该盒体的循环空间内的第一散热鳍片组,该盒体具有一冷却流体排出口及一冷却流体注入口。该致冷晶片通电后具有一低温面及一高温面,该低温面是贴覆设置于该冷却盒的盒体表面上,而可将容存于该冷却盒中的冷却流体冷却。该第二散热鳍片组是设置于该致冷晶片的高温面上,而可将由该高温面传导的热量逸散至外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是:借由于该冷却盒上设置该致冷晶片及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设置,而能更有效率地使注入该冷却盒内的冷却流体快速降温,当将本实用新型的液冷式辅助散热装置接设于其它液冷式散热系统的管路上,就可发挥辅助散热功能,以提升整体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一现有的液冷式散热装置的态样。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态样。
图3是一移除外壳件的顶壁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态样。
图5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具有一风扇的另一配置态样。
图6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具有二风扇的另一配置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表示。
参阅图2、3、4,本实用新型液冷式辅助散热装置3的一较佳实施例是可供容放冷却流体2,并用以装设且连通于一液冷式散热系统5上,以辅助提升该液冷式散热系统5的冷却效率。另外,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冷却流体2是采用冷媒为例,此外,该冷却流体2也可以采用水、液态氦等物质,而不应以本较佳实施例所举的特定范例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6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模手机的麦克音频输入切换控制电路
- 下一篇:炊事采暖两用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