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保温增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6957.4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6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尚诚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诚德;安徽华鑫集团界首市泰洋铅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50;G05D23/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65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保温 增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在冬季能够获得增容的蓄电池。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电动车因其灵活便捷、安全实用、价格适中,以及无污染、低能耗等优点正被人们所青睐,尤其是成为广大中薪阶层人员代步工具的首选。
但是在电动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动车蓄电池使用寿命短,一般只能使用2至3年,更新成本高,特别是冬季行驶里程下降严重,温暖季节正常使用的蓄电池到了冬季不能正常使用,以至被迫更新,这不仅给用户带来了很大不便,而且直接影响着电动车行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尽快提高蓄电池的使用性能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和研究追逐的目标,生产厂家和科研机构都在为此而攻关,在材料选择和工艺配方上进行改进,但至今仍无明显突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蓄电池保温增容装置,使得蓄电池在冬季容量得到改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以降低电动车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在蓄电池的外部,设置可控制温度在设定范围的蓄电池保温护套。
蓄电池的容量是衡量蓄电池能够释放电能多少的参数,它除与蓄电池本身材料结构有关外,还与环境温度有很大关系,蓄电池充放电容量都随环境温度下降而减小,一般生产厂家设计要求的蓄电池环境温度是25℃,在这个温度环境下,蓄电池充电放电容量若为100%,超过25℃时,蓄电池的电容虽然能超过100%,但因高温下极板腐蚀加剧,每提高10℃蓄电池使用寿命会缩短一半,所以理论上不提倡为蓄电池提供太高的温度环境。当温度低于25℃以下时,其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25℃ 20℃ 15℃ 10℃ 5℃ 0℃
容量100% 95% 90% 84% 76% 71%
当温度低于0℃以后,充放电容量减少更多,下降可达40%,这是导致电动车冬季行驶里程明显缩短以至被迫更新蓄电池的直接原因。因此可以看出只有为蓄电池提供接近25℃的环境温度,蓄电池的容量才能最为理想、使用寿命才能相对最长。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体现在:
1、在冬季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由于环境温度低于25℃,通过利用蓄电池保温护套的电加热装置在蓄电池的外部进行热量补偿,使蓄电池环境温度迅速升高到25℃,随后再利用蓄电池充电时自身所放热量维持这一最佳充电温度,可使蓄电池容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2、在冬季电动车行驶中,蓄电池进行放电,由于环境温度低于25℃,同样通过蓄电池保温护套的电加热装置在蓄电池外部进行热量补偿,使蓄电池环境温度迅速升高到25℃,随后再利用蓄电池放电时自身所产生的热量维持这一最佳放电温度,可使蓄电池具有最大放电容量,使电动车能象温暖季节一样行驶更远的路程。
总之,通过加装本装置可使寒冷冬季不能正常使用而温暖季节却能正常使用的蓄电池不须更换,就能恢复正常使用,保证顺利越冬,而且还能在下一个温暖季节延续使用较长时间,从而大大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提高蓄电池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蓄电池、2电加热层、3保温层、4栅格、5进风门、6出风门、7外部壳体、8温控器、9电极端。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在蓄电池1的外部,设置可控制温度在设定范围的蓄电池保温护套。
蓄电池保温护套的构成为,在蓄电池1的表层,设置可温度自动控制的电加热层2,电加热层2以蓄电池1的电极端9的电源信号为工作电源,在电加热层2的外部,设置保温层3。
具体实施中,作为产品,可以在保温层3的外表设置外部壳体7,保温层3可选用发泡聚乙烯、聚氨脂泡沫、EPS、XPS、SAC等材料用模具成型;电加热层2可采用电热毯原理设计成加热网或利用电熨斗原理设计成加热片,为了实现温度自动控制,应相应设置温控器8;
图1所示,将保温层3的内壁设计为栅格板,各栅格4之间气流相贯通,在蓄电池保温护套的两侧边,分别设置可以在栅格4中形成气流通道的进风门5和出风门6,其中,进风门5和出风门6分处在蓄电池1相对的两侧,并且进风门5与出风门6分处在蓄电池1的侧面上部和下部。这种结构形式一方面有利于在冬季采用保温方式工作时蓄电池表层的温度均匀,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夏季工作时的通风散热。
工作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诚德;安徽华鑫集团界首市泰洋铅业有限公司,未经尚诚德;安徽华鑫集团界首市泰洋铅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69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不间断电源的移动存储装置
- 下一篇:逆转下进禾穗脱粒净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