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听力保健理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9016.6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05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凌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子龙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A61H39/04;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5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听力 保健 理疗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领域,更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通过耳部穴位按摩和热疗刺激的新型听力保健理疗仪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很多人重视眼睛的保护而忽视了耳朵的理疗和保护,耳朵作为人类重要的感知器官实际上也是非常脆弱的,现代人生活在各种各样超负荷的噪音和乐音中,这些能量强大的声音刺激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人的听力,尤其是随着使用耳机的随身听和mp3的实用新型和流行,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耳机长时间超负荷的听音乐,有的专家已经提出使用耳机将会毁掉这一代人的听力,而且很多老人也由于各种原因开始出现听力下降。目前还没有一直能够有效的保护听力不受或尽量少受损伤的理疗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通过穴位按摩和热疗相结合的促进耳部血液循环,增强耳部听神经功能的预防听力损伤和听力减退的新型听力保健理疗仪器。
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已经在中医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效果也已经被中医界广泛的证实,而且耳朵周围还有很多对身体有益的穴位,所以对耳部和耳部的特定穴位进行按摩配合热疗能够很好的起到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放松听神经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新型听力保健理疗仪使用头戴式固定支架来固定这个理疗仪帮助按摩触头对准和固定到相应穴位的按摩位置,电热装置对按摩触头或头戴式固定支架提供热能,通过按摩触头对耳部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的凹陷处)或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颔关节突后缘凹陷处)进行热疗或通过头戴式固定支架对耳部或耳部的其他穴位进行热疗。热疗温度控制在37摄氏度到60摄氏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新型听力保健理疗仪还使用了电磁动力装置,使用头戴式固定支架来固定这个理疗仪帮助按摩触头对准和固定到相应穴位的按摩位置,通过按摩触头对耳部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的凹陷处)或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颔关节突后缘凹陷处)进行按摩,按摩的动力是使用固定在头戴式固定支架上并与按摩触头相连接的电磁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新型听力保健理疗仪还在头戴式固定支架上安装了扬声器和信号线,通过信号线可以连接各种信号对耳部进行声音理疗还可以直接连接各种声音播放设备在使用者正常收听音乐或其他声音时进行按摩和热疗。
本实用新型新型听力保健理疗仪可以通过信号线连接MP3或电脑等任何可以外接耳机的音源设备替代普通的耳机工作,主控电路或根据设置每隔一定的时间自动启动电磁动力装置进行按摩或启动电热装置进行热疗。
本实用新型新型听力保健理疗仪的主控电路还包括一个滤波电路和增益控制电路,在本实用新型通过信号线连接音源设备时滤波电路可以滤除可能有损听力的声波电信号,增益控制电路控制从扬声器输出的音量防止音量超标损伤听力。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听力保健理疗仪可以使用外接电源也可以使用电池供电。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新型听力保健理疗仪可以在正常使用佩戴耳机的同时自动对耳部进行理疗,使用的按摩和热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耳部尤其是内耳的血液循环对听力保健、消除听力疲劳有良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使用扬声器对听神经进行声疗如纯音刺激等,能够有效的治疗部分耳鸣症状。本实用新型是长期生活在噪音中或者长期使用耳机人群的有效听力保健仪器,能够最大程度的消除或减少听力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部件连接关键结构框图。
图中:1是头戴式固定支架;
2是按摩触头;
3是信号线;
4是电磁动力装置;
5是电热装置;
6是主控电路;
7是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新型听力保健理疗仪使用abs塑料制作头戴式固定支架1,使用导热的硅胶材料制作按摩触头2,使用1.5mm双芯屏蔽线作为信号线3,使用两个为一组的同轴相对的环形电磁铁作为电磁动力装置4,没有使用振动马达,防止振动马达产生的噪音影响理疗效果,使用电阻丝配合导热铝片作为电热装置5,使用主芯片为C8051F330的单片机控制电路作为主控电路6,使用32欧姆50毫瓦的喇叭作为扬声器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子龙,未经凌子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9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