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散油包装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9184.5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6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华;白长军;刘方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长军 |
主分类号: | B65D77/06 | 分类号: | B65D77/06;B65D33/36;B65D5/70;B65D3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500山东省滨洲市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 包装箱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散油包装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餐饮及其他行业使用的散包装食用油,一般是由厂家装入油罐车,运到大型批发站打入油罐,分装入铁桶后运到各小市场或小零售户自行分装,整个过程是在人工露天的环境下进行的,且所有包装容器均循环使用。这使得食用油的卫生状况难以保证,而且周转过程复杂,卖给消费者的产品也无法确定生产厂家,极易挽杂劣质的油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散装食用油包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无法二次使用、缩短散油的周转过程并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可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的新的食用散油包装箱。
本实用新型食用散油包装箱,是由带有快启口的外包装箱和带有出油嘴的软包装组成;所述快启口由在外包装箱顶盖上的环形预切线围成的区域一和在该环形预切线两端的两条弧形预切线围成的区域二组成;所述软包装位于所述外包装箱之内,且所述软包装的出油嘴的位置与所述外包装箱上环形预切线围成的区域一的中心位置相对应;所述环形预切线围成区域一的大小与所述软包装出油嘴的大小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食用散油包装箱,其中的外包装箱可以由本领域中任何已知的材料制成,最好选用纸箱。而本领域任何已知的软材料,只要其是无毒的就可以用来制备软包装。常用的是一次性塑料软包装。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软包装可以为双层塑料结构,以防止食用油漏出;出油嘴设计在软包装侧面的顶端,所述出油嘴上设有外层圆盖和防伪拉环内盖,所述出油嘴带有导油尖口。
本实用新型食用散油包装箱,其可以使食用散油的生产厂家在封闭的车间内应用专用设备直接将散油装入该一次性包装箱内,整个过程封闭进行,无人工接触,用户使用时可自行开封。所用的一次性包装无法二次使用,极大程度地降低了食用散油在运输、分装、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而与一般的桶装油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包装箱能够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也能使餐饮等行业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包装的散油时,缩短散油的周转过程,避免二次污染,保证了散油的卫生以及质量。
本实用新型食用散油包装箱的有益效果,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点:
1.使用一次性包装,淘汰了油罐车以及周转铁桶,保证了食用散油的卫生;
2.使用一次性包装,减少了食用散油的周转次数,且生产厂家明确,很难搀杂劣质油品,保证了散油的质量;
3.与常用的小包装(塑料桶)相比,成本低,更适合用于餐饮行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食用散油包装箱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食用散油包装箱软包装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食用散油包装箱外包装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食用散油包装箱是由带有快启口1的外包装箱2和带有出油嘴3的软包装4组成;所述快启口1由在外包装箱顶盖上的环形预切线围成的区域一11和在该环形预切线两端的两条弧形预切线围成的区域二12组成;所述软包装4位于所述外包装箱之内,且所述软包装的出油嘴3的位置与所述外包装箱上环形预切线围成的区域一11的中心位置相对应;所述环形预切线围成的区域一11的大小与所述软包装出油嘴的大小相适应。所述外包装箱2是纸箱,所述软包装4是一次性双层塑料软包装。所述出油嘴3在软包装的侧面顶端,其上设有外层圆盖和防伪拉环内盖。所述出油嘴3带有导油尖口31。当需要使用该食用散油时,先将外包装箱上的圆形预切线围成的区域一沿预切线按下,再沿该圆形预切线两端的两条弧形预切线将区域二部分的外包装箱拉起,注意拉起时勿将外包装部分撕断;然后将箱子内的软包装上的出油嘴从区域一中心的位置拿出,再将区域二的部分按回去,将出油嘴卡紧,出油嘴上设计有卡环,以使其在取出时能被卡紧;出油嘴上设计有外层圆盖和防伪拉环内盖,内盖一旦打开,则无法二次利用;打开外层圆盖和防伪拉环内盖,倾斜纸箱就可将食用散油倒出。出油嘴做成带有导油尖口的形式,以方便食用油的倒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长军,未经白长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91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粉吸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产品壳体的固定连接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