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扁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20309297.5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11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王学印;李潇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40 | 分类号: | F28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53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用金属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换热器用金属扁管。该金属扁管换热面积大,内部流体流动均匀,具有优异的热传导性。
背景技术
空调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广泛应用于中小型氟里昂制冷和空调装置的空气冷却式蒸发器和冷凝器,多采用金属扁管来作为主要的换热元件即传热管。因为铜的换热效果好、易于加工,所以换热元件主要采用的铜材料来制作,铜的使用比较广泛。利用铜作为基材来生产换热器时,相对于铝来说成本较高,而且铜材料自身密度大,很难加工成为轻量化和小型化的产品。
因此,价格比较低廉的铝及铝合金传热管应运而生,而对于现有的一些铝合金传热管,使用光内面铝管由于换热量有限,对制冷设备本身的整机能效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现有的空调用扁管内部多为光滑的空腔,传热效果一般。
目前,空调用换热器朝着高效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市场现在迫切需要能减小空调换热器体积,高效传热的金属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强化传热的金属扁管。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扁管,沿管的长度方向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腔体,每个腔体在管的两端面处开口,所述腔体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腔体内有凸起的齿。
设计人认为,现有技术中,空调换热器用金属扁管内部多为光滑的腔体,传热面积小,而且制冷剂在腔体内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紊流度小,腔体中部制冷剂和靠近金属扁管的制冷剂的热交换效果不理想。在腔体内设置凸起的齿以后,制冷剂在扁管内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制冷剂与金属扁管的接触面积,增加换热量;另外,由于管内齿的存在,管内制冷剂在金属扁管内各个位置形成许多紊流,使得腔体中部制冷剂和靠近金属扁管的制冷剂在不断的对流,增加了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使得更为有效的利用制冷剂,提高热传导速率。
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腔体有利于降低腔体中部制冷剂和靠近金属扁管的制冷剂的流速差,以使得制冷剂各个部位流速均匀一致。
上述的金属扁管,在金属扁管的横截面上,所述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腔体在金属扁管的宽度方向上可以排成一行或者两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扁管的长度方向,是金属扁管在尺寸上最长的方向,在此金属扁管用于流动制冷剂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金属扁管的长度方向一致;宽度方向是在金属扁管的横截面上金属扁管尺寸较大的方向,厚度方向是在金属扁管的横截面上金属扁管尺寸较小的方向。
上述的金属扁管,可以选择:管宽为10~40毫米,厚为0.4~5毫米,宽度和厚度的比值大于3。
上述的金属扁管,所述的腔体可以为2~40个。
随着腔体个数的增加,一方面可以使得制冷剂与金属扁管的接触面积变大,促进制冷剂与金属扁管的热交换;一方面可以使得节省材料,节约成本。但是腔体的个数要根据扁管的尺寸、腔体的大小来确定,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腔体的个数太多,那么金属扁管的成型加工难度将随之增加,所以还要考虑工艺可行性的影响,另外还要考虑加工成本费用。因为在不同的使用场合有不同的传热要求,所以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腔体数量。
上述的金属扁管,凸起的齿可以位于矩形的各边上,各边上凸起的齿为1~6条。
腔体内凸起的齿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可以为梯形、半圆形、扇形、矩形、三角形等。至于选择哪一种形状,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当选择梯形时,梯形的两个侧边的夹角可以为5~130度,梯形的高度可以为0.1~4毫米。
上述的金属扁管,其外表面可以有防腐蚀层。该防腐蚀层的厚度可以为1~50微米。
金属扁管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在环境中被氧化。为了减缓金属腐蚀或防止金属腐蚀,采用涂层保护的方法是防腐蚀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对于本实用新型,防腐蚀层可以选择锌防腐涂层。涂层可以采用常用的方法形成,例如电镀工艺等。
金属扁管的制作方法为:去除金属条的氧化皮后利用溶剂清洗实芯金属条,待溶剂蒸发完全后,然后将金属条进行连续挤压,使其通过模具形成所需形状的金属扁管。
实心金属条的材料选择传热速率高的金属及其金属合金,例如铝、铝合金、铜、铜合金等,优选使用铝或者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92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