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动式自动回收耳机线的耳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309401.0 | 申请日: | 200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38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熊企业(香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佑平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荃湾横龙街4***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动 自动 回收 耳机线 耳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尤其是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耳机都是有线的,即耳机一端是听筒,一端是插头,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使用时将插头插在音频信号输出端口,即可通过听筒收听音频信号。由于耳机线太长,使用起来既不美观,也有诸多不便,影响收听效果,有时还会损坏耳机。
自从产生了蓝牙(Bluetooth)技术,市场上就出现了应用该技术的蓝牙耳机。由于信号传输采用蓝牙技术,免去了耳机线,大大方便了使用,但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目前常见的蓝牙耳机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听筒与耳机本体是一体,使用时需要将整个耳机挂在耳朵上。由于耳机内部有较多电子部件,耳机重量相对来说较重,长时间使用不仅不够美观,还会造成耳朵不适。另外一种是听筒与耳机本体分离,中间有耳机线相连。但是由于这种耳机不能收纳耳机线,对于耳机闲置时耳机的收藏保管带来不便。
对于上述第二种耳机结构,为了便于收纳听筒线,市场上又出现了改良品,即增加了听筒线的收纳装置。但是由于是采用在耳机本体上增加一个简单的按动开关,不仅耳机线长度有限,而且收纳时需要双手操作,这对于另一手正处于其它工作状态时的情况多有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目前大多数带耳机线的蓝牙耳机不能自动收纳耳机线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动式自动回收耳机线的耳机结构,它包括外壳、耳机线、听筒和信号接收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它还包括线轮、旋转弹簧、操作台、制动弹簧、制动杆、按钮和推块。其中,线轮沿圆周开有若干平滑槽;旋转弹簧一端固定在外壳上,另一端固定在线轮上;操作台固定在外壳上,其表面有按钮、推块、制动弹簧和制动杆;按钮和推块上均有斜面,两者在斜面处滑动配合。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耳机结构,可以实现通话结束后只需按动按钮,耳机线会自动被收纳起来的简便,从而便于使用耳机,摆脱耳机线的困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耳机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附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耳机结构中的线轮结构图;
附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耳机结构中操作台结构图。
图中所示标号分别为:
1是旋转扭簧,2是耳机线,3是线轮,4是制动扭簧,5是按钮,6是固定轴,7是操作台,8是制动杆,9是外壳,10是平滑槽,11是推块,12是按钮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动式自动回收耳机线的耳机结构,包括线轮3、旋转扭簧1、操作台7、按钮5、制动扭簧4和制动杆8。其中,线轮3包括中心有孔的轮轴和轮轴两端的轮盘;轮轴的中心孔与固定在外壳9上的固定轴6间隙配合,使得线轮3可以围绕固定轴6旋转;轮轴的外圆周缠有耳机线2;旋转扭簧1套在固定轴6上,一端固定在外壳9上,另一端固定在线轮3上;操作台7固定在固定轴6的顶端,并与线轮3的轮盘平行。操作台7表面有按钮5、推块11和制动杆8。其中按钮5安装在操作台7上的垂直滑轨上,可以做垂直滑动。其正下方可以有按钮弹簧12支撑,便于按钮按下后的顺利复位。按钮5朝制动杆8一侧的下方是推块11,推块11位于径向滑轨上,两者都有一斜面,并且两者在此斜面上相互滑动配合。
附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耳机结构中线轮3的结构。线轮3的中心孔与固定在外壳9上的固定轴6间隙配合,使得线轮3可以围绕固定轴6旋转;轮盘边缘开有四个平滑槽10,每个平滑槽10分别与两侧相邻的平滑槽10平滑过渡连接。
附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耳机结构中操作台7表面的情况。操作台7固定在固定轴6的顶端,并与线轮3的轮盘平行。操作台7表面有按钮5、制动扭簧4和制动杆8。其中按钮5安装在操作台7上的垂直滑轨上,可以做垂直滑动。制动扭簧4一端固定在操作台上,中间套在固定在操作台上的轴上,另一端位于推块11的前方,其自由端向下弯曲的延长部分就是制动杆8,它受制动扭簧4的弹性力向内贴紧轮盘的外圆周和平滑槽10。
在不使用耳机的情况下,线轮3受旋转扭簧1的作用位于起点,制动杆8受制动扭簧4的弹力作用紧贴轮盘的外圆周,耳机线2全部被缠绕在轮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熊企业(香港)有限公司,未经十熊企业(香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9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