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位电路及具有复位电路的电视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9539.0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8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谢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 电路 具有 电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DVD等电器内的控制电路,特别涉及电视机、DVD等电器中的复位电路,以及采用该复位电路的电视机。
背景技术
在电视机、DVD、机顶盒等电器产品中,通常开机后需要复位信号,复位信号由复位电路产生。已知的解决方案中,可以使用专用的复位芯片,例如使用型号为MAX706的芯片,如图1所示,所述芯片MAX706的检测脚FEI经分压电阻R4、R5连接到直流电源VDD,对直流电源VDD的电位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直流电源VDD上电时,芯片MAX706的输出端RST提供复位信号RESET,使系统中的各芯片复位。专用的复位芯片导致产品的整体成本比较高,并且集成芯片需要外接外围电路,占用较大的PCB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复位电路,能够输出低电平的复位信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复位电路,包括PNP型三极管,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一方面通过储能电容接地,另一方面连接到直流电源;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源。
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源,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保护电阻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源。
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储能电容和所述限流电阻的共同连接端之间串联有基极保护电阻。
所述储能电容和所述限流电阻的共同连接端通过开关二极管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源。
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滤波电容接地,同时通过稳压二极管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复位电路,当系统上电时,由于储能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开始时,PNP型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低于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PNP型三极管导通,发射极输出低电平复位信号。当储能电容充电一段时间后,基极电平大约等于集电极电平,三极管截至。三极管发射极输出高电平信号。使用分立元件代替专用的复位芯片,降低了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视机,具有低成本的复位电路,复位电路能够输出低电平的复位信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复位电路的电视机,所述复位电路包括PNP型三极管,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一方面通过储能电容接地,另一方面连接到直流电源;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源。
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源,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保护电阻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源。
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储能电容和所述限流电阻的共同连接端之间串联有基极保护电阻。
所述储能电容和所述限流电阻的共同连接端通过开关二极管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源。
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滤波电容接地,同时通过稳压二极管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复位电路的电视机,当电视机上电时,由于复位电路的储能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开始时,PNP型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低于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PNP型三极管导通,发射极给电视机内诸如FLASH、CPU等芯片提供低电平复位信号。当储能电容充电一段时间后,基极电平大约等于集电极电平,三极管截至。三极管发射极输出高电平,电视机内诸如FLASH、CPU等芯片开始正常工作。使用分立元件代替专用的复位芯片,降低了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使用专门复位芯片的复位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位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复位电路,通过RC组成的延时电路的充放电,给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输出的信号从低电平到高电平,PNP型三极管接收此信号,输出信号从低电平到高电平跳转,从而提供低电平复位信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复位电路以及具有本实用新型复位电路的电视机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9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操动机构输出角度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泡茶杯